網頁

2012年5月31日星期四

堯舜禪讓與曲則全

這幾天,老清用PPS,看幾年前國內拍攝的《鹿鼎記》。劇中的韋小寶在皇帝面前拋書包,大講“瑤柱魚湯”。實際上應該是說“堯舜禹湯”,這是中國歷史有文字記載的四個朝代的統治者。其中,堯、舜更被後人尊為“聖人”。

雲淡

2012年5月23日星期三

“天”這個概念

在《道德經》第五章的解讀及散譯裏,老清將“天地不仁”歸於“天之道”的表現。
“天之道”是老子在較後的章節裏才提到的詞語,裏面這個“天”字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?老清並不是做學問的人,此文只是根據自己讀過的一些東西,說說“天”這個概念。

2012年5月22日星期二

無仁之為 【道德經散譯】05

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;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
“不仁”聽上去好像是個指責。是老子在指責“天地”,指責“聖人”嗎?好多人都會帶有“疑問”。

道沖道韻道象 【道德經散譯】第四章

《道德經》第四章原文

道:
沖而用之或不盈;淵兮,似萬物之宗。
挫其銳,解其紛,和其光,同其塵;湛兮,似或存。
吾不知誰之子,象,帝之先。

2012年5月21日星期一

乘物遊心

老清國內的blog裏,有一位朋友留評說:“哲學該是一種生活方式。”
這位朋友提倡用“詩意”來談哲學,不錯,真的不錯,這讓老清記起莊子說的“乘物以遊心”。

1101311 

今天就游游心,乘坐一下道家哲理這條小舟。

世界上最遠的距離

這些天,情緒波浮,難以集中精神來寫東西,索性放下計劃中的寫作,用整理舊日的讀書筆記來整理自己近來的情緒。

無奈的

昨天讀到那發黃的本子裏抄錄的一首泰戈爾的詩《世界上最遠的距離》,將思緒拉回的上世紀末……

2012年5月18日星期五

小玩意:天氣預報

 

很好玩的天氣預報,不知準不準。

用鼠標指向查詢省份名稱,即有該省的天氣預報。

2012年5月9日星期三

道沖道韻道象 【《道德經》散譯】第四章

《道德經》第四章原文

道:
沖而用之或不盈;淵兮,似萬物之宗。
挫其銳,解其紛,和其光,同其塵;湛兮,似或存。
吾不知誰之子,象,帝之先。

無為之治 【道德經散譯】03a

相對相成是我們人類對事物從不同角度觀察得到的認知,不但可以用於對天地之間萬物的認識,也可用於對人類本身的認識。前章提及“聖人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”,就是聖人效法那些自然界的自然行為,領悟到的自我行為準則。

只是幾個聖人自己這樣做是不夠的,聖人還要治理好國家。用甚麼方法才能治理好國家呢?老子在第三章提出“無為之治”的見解,請看……

2012年5月7日星期一

玄之又玄的妙用【道德經解讀02-2】

前文老清認為,那些相對的屬性都屬於“無”的領域,是看不見的存在,換句話說就是存在於人的思維中,對具體事物做出的判別。只有針對具體事物(有)時,才會產生美/惡、上/下、前/後等等的思維判斷。

不過,老清的這種看法極其混蛋地顛覆著“世上萬物都存在在相對之中”這個看法。
不論是個體在周圍的環境中,還是個體自己的性能上,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相對。但並不是“存在相對之中”,只不過是“被相對”。不錯,是被人的思維判斷拉進相對之中。

舉例看看,一棵大樹,這個“大”並不是“樹”的本性,只不過是人給“被”出來的,是與比它“小”的比較後得出來的。大/小,是相對的,但“樹”不是存在這大/小的相對中,而是讓人給予“被相對”。

請考慮,所有的相對組合,是不是都可以這樣看,即都是人為的思維產物,並非客體的本性。

這裡當然也包括“無/有”這個相對組合。不論是我們現在用於辨別的“有沒有”,還是老子道說中的“無與有”,都是人為的思維產物,絕不是客體的本性。

現在我們可以試答前文的問題  ①此章以“美、惡、善、不善”開文,與第一章尾那“眾妙之門”有何連接關係?

尋眾妙之門,要玄之又玄。無與有,同謂之玄,即無之又有,有之又無的觀察加思維就是“玄之又玄”。
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”,既然“皆知”,那就是一個存在,一個相對組合的存在;如果不用“玄之又玄”的觀察思維,那一定解讀為老子講相對論,但與後面的“無為”“不言”掛不上勾。
若以“無與有”這“玄之又玄”的思維,就可以引相對論為例來導出“無為”的概念。

至於前文的另一問題  ③“萬物”句是證“無為之事”還是“不言之教”?
現在看來應該是一個沒有啓發性的問題,可以不答啦。

幾點小結:

① 相對相成概念是來自人的思維判斷,屬於“無”的存在。

② “世上萬物都存在在相對之中”這個看法不正確。

③ “無為”應該理解為“無之為”。

④ “不言之教”不僅是一種傳授方法,也是一種求學方法。

道德經第四章的3個解讀困惑

在老清的《道德經散譯》中,有幾章雖然是寫好了,但卻過不了自己滿意這關,第四章就是其中的一章。

過不了自己這關,主要原因是在原文解讀上有一些疑問未能解答,難以用語言來描述。或許是自己在概念的問題上鉆了牛角尖,也許是在古文訓詁方面受到迷惑。寫出來的東西,總覺得有濫竽充數的感覺。

今文就第四章的解讀,說說自己在這裡遇到的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