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

【道德經散議30】 先“果”而後“勿”

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強天下,其事好還。師之所處,荊棘生焉。大軍之後,必有凶年。

依照“道”的原則輔佐君主的人,不會依靠武力逞強於天下。窮兵黷武必然會得到報應。軍隊所到的地方,荊棘橫生,大戰之後,一定會出現荒年,就是戰爭引出的報應。

老子講完“無為之治”後,在此章又轉換了話題,講起戰爭來了。讀者如何聯系上一章?老清想,又是舉例吧。用戰爭與報應為例,繼續講“去甚,去奢,去泰”的問題。

不錯,戰爭之後,即使是勝利者,同樣會引出必然的報應,更不用說失敗者了。戰爭是殘酷的,不但使受害國生靈塗炭、田地荒蕪,就算得益國也會在戰爭中損失本國大量的人力物力。戰後的國力疲憊狀況就是一種報應,非一朝一夕所能復原。

老子沒有講什麽戰爭的正義與否,但也非一些解老者所說的“反對戰爭”。老子只是講“不以兵強天下”,而沒說“保天下”也“不以兵”。引申想想,“以兵強天下”是什麽?侵略;“以兵保天下”是什麽?保家衛國。正義與否,不難分辨。

老子的“用兵之道”是基於“不得已”的防禦,達到防禦的目的後該如何?

善(者)有果而已,不敢以取強。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勿驕。果而不得已,果而勿強。

善於用兵的人,只要達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,決不敢以武力去逞強。達到目的了,不可自尊自大;達到目的了,不可自我炫耀;達到目的了,不可驕橫。達到目的,要明白用兵是出於迫不得已;不可再用武力來逞強啦。

這段話有五個“果而”,流行的解讀是五個排比,老清覺得,前三後二是兩層語義。前三個是達到目的後應持的態度;後兩個是給句首“不敢”提供的理由。故在“勿驕”後用句號。 

以此看,老子說的“不敢以取強”,是表明不反對防禦性的戰爭,反對的是野蠻的侵略行為。“有果”,是達到防禦目的,而這個目的是出於“保天下”的“不得已”,絕非爲了“強天下”。

如果我們將此章第一段當作是舉例,以戰爭與報應為例,那這第二段就具有一種講述“普遍性”的意思。善者,並非專指善用兵者,做任何事都應該“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勿驕。”

將“勿矜,勿伐,勿驕”與上一章的“去甚,去奢,去泰”聯繫起來,可以領悟到什麽?哈哈,“無為”不是不為,是在“有果”後的“勿與去”……理由就是老子接下去說的第三段。

物壯則老,是謂不道,不道早已。

對於老子此句,老清至今得不到滿意的領悟。“壯則老”本是自然的規律,何能與“不道”掛勾?

勉強的解讀是:物壯則老,“物”非主語,“壯”與“老”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。
這句的翻譯就應是:人為的使“物”強壯,則會加快“物”的老化。這種做法可以說是不符合“道”的做法,在這種做法下,將會出現過早老化衰亡。

以這種“揠苗助長”差不多意思的解讀,才能與“不道”掛上鉤,才會出現“早已”的可能。換句話說,就是人為的,非順其自然的做法是不符合“道”的自然規律。

國家強大就會走向衰退?自我強壯就會走向衰老?非也,“壯”是一個過程,是一個量變的過程。由壯轉老是一個質的轉變。老子前面所講的“不敢以取強”及三句“果而勿”就是控制“壯”的量變,28章提出的“知雄知白知榮”,也是“知”量變之極將引發質變的可能。

老清想,在自我修養方面,在“壯”的過程中,必須留有繼續加大量變的空間,避免過早達到“極壯”而產生“老”的質變。 

[附議]

在解釋《道德經》的學者中,有一派認為《道德經》是一部兵書。在《道德經》的這一章和下一章裏老子都講到“用兵”問題,在後面的章節也有很多“用兵”的論述。
但《道德經》與兵書不同的是,老子論用兵是從哲學的角度,而不是軍事學的角度。

其實,如果領悟到“道”與“大道三千”的相互關係,也就理解了哲學與科學、技術的關係了。(老清很少用“哲學”這個詞,在此使用也算是一種順社會認知的自然吧。)

或許在一個軍事家眼中,道德經81章“未嘗有一章不屬意於兵也”。
或許在一個政治家眼中,道德經可以“為後世陰謀者法”。
或許在一個武術家眼中,道德經就是“武功秘笈”。
或許……

在老清眼中看,道德經就是自我修養的“心經”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