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先後用了七個樣子來描繪得道之士,先是猶豫謹慎,小心怕事;接著就是時儼時渙;最後更被老子描繪成“敦、曠、渾”。
這不是老子特意貶低得道之士的形象,可能當時的得道者,在表面給人的印象就是如此。在《莊子》中寫過很多個有道之士,他們的儀容?不提也好……如果,老子刀筆之下,得道之士一副鶴立雞群的款兒,那就不是連老子都覺得“深不可識”的那種人了。
在老子的整套哲理中,無為不爭就是中心。真正的得道者,就是領悟了無為不爭的真諦,他們用不著刻意表示自己,更不會自以為是,自認了不起。他們和平凡的人一樣,本來就是平凡的,平凡得混混濁濁,沒人能把他們從人群中辨識出來。
閒話少說,鮮花免讃,接著昨天繼續散譯第十五章……
【道德經散譯】15-2
(老清說明:“孰能濁以靜之徐清?孰能安以動之徐生?”這句,是流行的版本,另一版本則多了幾個字,為“孰能濁以止?靜之徐清。孰能安以久?動之徐生。”兩種版本意思相同,愚下取後者譯之,圖其較合語法。)
誰能使渾濁停止?靜下來就會慢慢清澈了。誰能使安定長久?動起來就會漸漸出現生機。得道之士能持久保持那渾渾濁濁的外表,就是因為他們悟到了這個道理。
只有這些得道者才能做到在“濁”中用“靜”使其慢慢變“清”;只有這些得道者才能做到在“安”中用“動”使其慢慢變“生”。
(老清插話:千萬不要小看這兩個過程,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。這裏就存在“自我”的問題,當“自我”中的“私”處於主導之時,是不可能做到的,因為在“濁”中不能不考慮自己的利益問題,一考慮利益,就很難“靜”,更難“清”了。
一個人的自我就像是水,在現實社會的污染下,誰能保自潔?在大部分人的自我中,私在污染下越來越膨脹,慢慢的,不知不覺的在消滅著自我,在失去著自我。當發現這個事實之時,自我已經成為“濁水一杯”,不知自我在何處。
一杯濁水,如果放在一邊不動,經過一段時間,裏面的泥渣會慢慢的沉淀,水才會慢慢轉濁為清。
老子在兩千年以前就提倡這種“靜”的自我修養,更明確的指出“為道日損”,損些甚麼?當然是污染自我的那些“私”的泥渣了。領悟到無為的得道者,在這“損之又損”之後,私輕了,心靜了,自我之水清了,自我完全回到自己的身上,回到了自然。這就是“濁---靜---清”的過程,在迷失中找回自我的方法與工夫。
很難吧,請注意那個“徐”,慢慢來,只要有進行自我修養之心,只要有找回真自我之心,功到自然成。)
(老清亂思:自我修養者都跑到深山老林去靜坐靜修,即使得道又有甚麼用?完全脫離了社會,自我何存?難道出世,不食人間煙火才有“自我”?)
(老清自答:“濁---靜---清”只是過程的一部份,俗話說,“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”,一杯清水擺在那兒,時間長了,您敢喝嗎?所以老子指出了自我修養的另一個過程,就是“安---動---生”。
請注意,這個過程是在“濁---靜---清”的基礎上進行的。得“清”而“安”,那是一個暫時的“安”,要“久安”必須有生機,這就要“動”。
“動”不能是盲從的動,像現實中的那種隨波逐流的動。看看濁世之人,包括我等,辛苦忙碌大半生,問一句辛苦為了誰?誰能搞得清楚?
老子所說的“動”則不同,是在認清自然的微妙,尋找到“有無利用”的落點,才會起動。一旦起動就會順其自然,來達到生生不息的“生”。
從“濁--靜--清”發展到“安--動--生”,“生”又是入市之舉,在那大千世界中,不可避免的又會“濁”起來,這好像是一個圓圈。在第一章,曾說過“玄”字古字是兩個圓圈,是一個循環,接著一個循環。但不同的循環是螺旋形上升的,不是同一個平面…… )
保持這個“道”的得道之士,做甚麼都不會要求十全十美。只有不追求完美,才能吐故納新去舊更新。
(老清插話:“不欲盈”這個觀念在前幾章老子已多次提及,在這裏,進一步說,即使是得道之士,在“清”“生”的修養過程中,也是不能要求十全十美的。)
(老清亂思:“蔽”,解釋為舊的東西,應該通“敝”。但在南懷瑾大師的《老子他說》中,使用的原文並不是“蔽而新成”,而是“蔽不新成”。並將“蔽”解釋為保護得很好的舊東西。
這個“而”與“不”的不同,意思完全相反,哪一個比較合乎老子此章的語義邏輯呢?應該是吐故納新,還是守舊不新?哈哈,只有另文胡說八道一番了。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