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7月29日星期日

仁義之中也有道 【道德經散譯】18

按老子所領悟的道,那是一種永恆的存在,可18章一開始就說“大道廢”,相信說的是一種現實現象吧。想想上一章的“功成事遂,百姓皆謂我自然”與“太上不知有之”,就是說民眾對道的認識。在老子看出這種現實後,進一步解說現實中的“道”。請看18章原文:

 

大道廢,有仁義;智慧出,有大偽;六親不和,有孝慈;國家昏亂,有忠臣。

【道德經散譯】18

看看現在,“道”不再被人重視了,但“道”還是在“仁義”這個人的觀念之中。道無處不在嗎,既然在“人”的思維能力發展下,人群中出現了這種“仁義”的觀念,道就會身處其中。

(老清插注:或許還沒有哪位解老者有這樣的解說,老清並不是想“創新”,對經典理解,是個很自我的事。面對眾多將“大道”與“仁義”對立起來的解說,只能無奈的一笑。
“仁義”與後面的“大偽、孝慈、忠臣”都是離開了“天之道”的概念東西,除了人類,其他物種是不具有這樣的概念的,可以說這就是屬於“人之道”的東西。
在老清的理解下,天之道與人之道都不是“道”的全部,而是低一層次的“道”,故老子用“大道”來區別道與仁義的不同層次。)

人的智慧出現了,不再與其他動物類同啦,就會有大作為的願望和行動。

(老清注:“偽”,人為。《道德經》全文中,只有這一個“偽”字,且此章的詞彙排列,“有”字後都是現今帶有褒義的詞,不可能出現貶義的“偽”。)

父子兄弟夫妻出現了不和的問題,就會有孝與慈的判別標準。
國家出現動亂,就會有盼望忠臣出現的渴望。
前一章說,被民眾“親而譽之”的悟道之士,不就是表現在仁義、有作為、孝慈、做忠臣這幾個方面嗎?

(老清胡想:很多解老者都在說,老子反對仁義孝慈忠臣,但老清讀《道德經》卻感覺不到。從第二章看,老子解說的這些人類“心”中對事物判別概念,都是具有“相對相成”屬性的,關鍵是比較與各時代不同的標準。老子反對的不是這種概念,而是反對人為的制定這種標準,使這人為的標準成為民眾的一種精神枷鎖。或許這就是道家與儒家的根本區別吧。)

或許老清這樣解讀是標新立異,或許有朋友會說,看你如何解釋下一章的“絕聖棄智”與“絕仁棄義”吧。
好吧,希望在下文中,老清不會出現矛盾的解讀吧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