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3年12月5日星期四

大道氾兮,其可左右【道德經散議】34

第34章,老子開始講述他眼中的“道”:

大道氾兮,其可左右。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,功成而不有。

大道廣泛,無處不在。萬物依賴它生長,但說不出它的存在,功成後也感覺不到它的存在。

老清的解譯又是“別出心裁”。
從對現代哲學知識的認知,到對道家哲理的領悟,老清以為,老子講的“道”是普遍性的規律,這個“規律”不是物質的,也不是精神的,而是存在於客觀物質生成生長過程之中。
人類的精英者,從不同物種中捕捉到特殊性規律,再抽象歸納出普遍性規律,形成屬於精神領域的某種理論。
以這個角度講,“道”是無處不在的。

後句從語法角度講,主語是“萬物”,那“恃之以生、不辭、功成、不有”都應該是“萬物”的謂語。流行解譯將“不辭、不有”的主語歸為“道”,欠妥。
從語義的角度來講,老清以為,“道”不論是在老子身處的年代,還是現今,都是理論領域的,大部份人都身處規律(道韻)中而不知規律的存在,更別說非人類的“萬物”啦。
以此切入點來解譯,“辭”解讀為“言辭”,“有”解讀為“存在”,得出老清上面的解譯。

在莊子、列子的故事中,可以找到一些有所成就的人物,如殺牛的,賣油的,射箭的……可他們自己並不知道自己“有道”,但在莊子、列子眼中,他們是“有道者”。
正像現今的“成功者”,運用哲學而不知,但哲學家卻可看出個例中的哲學因素。

有版本為“大道汜兮”,“汜”與“氾”,字形相似,字義有別。汜(音si),原義是河流由主流分出,再匯歸主流的岔道。若以“汜”的本義來解讀,就會感覺到普遍性規律是起源,特殊性規律為分支,最後歸複普遍性規律的軌跡。客觀的萬物生長過程是沿著這個軌跡,人類精英者的理論思維,也是沿著這個軌跡。

老清曾在一位朋友的筆記上見到一個很特殊的解讀法:“大道氾兮,其可左右萬物。恃之以生而不辭,功成而不有。”哈哈,這樣的句讀中,“左右”不再是方位詞,應合讀,似'“左右大局”,有影響控制之意。有意思,沒有什麽東西可以不受“道”的影響。萬物無不生成於“道”,萬物在,大道在。大道充滿宇宙,遍佈天地,無處不有,無所不在,可以說是大道在左右著萬物。(題外話吧)

衣養萬物而不為主,(常無欲,)可名於小;萬物歸焉而不為主,可名為大。

衣養,本義是保護器具的外套,名詞動用,可引申為保護,呵護。

(道)呵護萬物卻不主宰萬物,永無私慾,可以描述它為“小”;萬物歸結於(道),道也不主宰它們,可以描述它為“大”。

(有些版本沒有“常無欲”三字。按句型看,應該是外加上的。)

作為規律的“道”是隱形匿跡在萬物生長過程中,當然不會自我炫耀以求顯赫和偉大。儘管功成萬物,衣養萬物,卻不主宰萬物,而且不為萬物所知。老子用“小”來描述道,應是從不為萬物所知這個方面來描述。
在17章,老子有“太上,不知有之”之說,進而得到的是“功成事遂,百姓皆謂我自然”。以此印證老清將上句中的“不辭、不有”歸於“萬物”的謂語,是有可取性的。

萬物有成,應歸功於“道”,但作為規律的“道”當然不會接受什麽,那是萬物的“自然”。老子用“大”來描述道,應是從理論上看“道”的潛在能量。

在《道德經》中,老子在多處描述“道”,概括而言就是:恍兮惚兮,循環往復,無形無狀,無處不在,大而無外,小而無內,是為天地根。
在此章,老子用“大”與“小”的對比來描述“道”,實際上是強調“大”。所以,老子接下去說:

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。

正因為道不自以為偉大,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偉大。

“道”不會主宰萬物,甚至不為萬物所知,就是“不自為大”,在人類精英發現後,形成理論,才成就了“道”的偉大意義。
在第2章,老子說了聖人無為的行為表現後,有“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”結語。如果用此章來看聖人,就可以說,聖人之所以偉大,就在於聖人始終不自以為偉大,因此才成就了在民眾眼中的偉大。

在自我修養的道路上,每時每刻都要注意,“道”就在身旁。
習道,不是求上天保佑,因為“道”不主宰萬物,視萬物為芻狗,所以習道者要有“我命在我不在天”的信念。
習道,是捕捉周圍事物呈現出的一絲絲“道韻”,領悟及驗證道家經典的論述。
捕捉與驗證,就是要經過老子提倡的“觀復”,得到領悟。日常捕捉到的“道韻”就是“道”的“小”。
將這些一絲絲“道韻”分門別類地編織起來,層層相疊,經過反覆驗證,就會領悟到“大道三千,歸而為一”,“歸一”就是“道”的“大”。

老清所說的“道韻”捕捉,不是只從成功者身上捕捉,更多的是從失敗者身上捕捉。正像老子在27章提出的“師、資要妙”。從成功者身上捕捉的道韻,是順道者昌,從失敗者身上捕捉的道韻就,是逆道者亡。

有緣見到老清胡言亂語的各位,身邊的人與事都有隱藏的道韻,閣下會否每天都能捕捉一二?

1 則留言:

無名 說...

大曰道,故小曰「樸」囉 ?

前輩,是這樣嗎? 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