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對相成是我們人類對事物從不同角度觀察得到的認知,不但可以用於對天地之間萬物的認識,也可用於對人類本身的認識。前章提及“聖人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”,就是聖人效法那些自然界的自然行為,領悟到的自我行為準則。
只是幾個聖人自己這樣做是不夠的,聖人還要治理好國家。用甚麼方法才能治理好國家呢?老子在第三章提出“無為之治”的見解,請看……
【《道德經》第三章原文】
不尚賢,使民不爭;不貴難得之貨,使民不為盜;不見可欲,使民不亂。
是以聖人之治,虛其心,實其腹,弱其志,強其骨。
常使民無知無欲,使夫智者不敢為也;為無為,則無不治。
【《道德經》散譯】第三章
老子說過,善與不善,是相對相成的,只不過是比較得出來的。
那麼賢與不賢也應該是相對相成的。可賢與不賢,卻是統治者訂出的標準。符合統治者利益需求的,就是賢人,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祿,名利雙收。這就是統治者的“尚賢”,用官祿名利為誘餌,引起人民的欲望,人們能不相互爭奪嗎?如果統治者“不尚賢”,就會使人民不用去爭去奪了。
有些東西是難以得到的,物以稀為貴嗎。統治者如果以其為貴,那人民也會有樣學樣,得不到,就要去偷去搶。如果統治者自己並不以此類難得之物為貴,那就會使人民不會出現什麼偷盜搶劫的事了。
為官祿而爭,為貴貨而盜,就是因為人民見到那產生欲念的誘惑,如果統治者不顯示出可以產生欲念的誘惑,就如“不尚賢、不貴貨”,人民也會不為欲念而心亂,心不會亂,社會也就不會亂了。
所以,我們看到在聖人做統治者的年代,都是使人民減少心中的欲念,幫助人民吃飽吃好飯;使人民減弱貪求的志向,指導人民增強體魄。
其實,這就是聖人“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”在統治者位置的繼續。
你看,不尚賢,就是不指定“賢”的標準,不考慮自己的利益需求,以此“無為之事”,對人民行“不言之教”。同理,不貴難得之貨,不見可欲,也都是聖人自己處無為之事,對人民行不言之教。至於“虛其心,實其腹,弱其志,強其骨。”更不只是要求人民如此,聖人本身就是榜樣。
這樣做是讓人民經常保持無知無欲的狀態,“無知”就是不知道貪求的方向,“無欲”就是沒有過多的欲念。在人民的這種狀態下,那些少數玩弄小聰明的人,即使有欲念,也不敢胡作非為。
聖人用這樣“無為”之事來治理,就不會治理不好國家了。
你們說,這裏說的“無為”是不是聖人從觀天地萬物,悟出的“無之為”,並運用到國家治理上?
哈哈,你們說老子是說給統治者的,對一般人沒用?是啊,不在其位不謀其政,那就再來一個新的說法,題名是“自我之治”吧,從一般凡人的角度,看看老子這一章可以說出什麼意思。請留意下一篇散譯吧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