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5月22日星期二

無仁之為 【道德經散譯】05

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;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
“不仁”聽上去好像是個指責。是老子在指責“天地”,指責“聖人”嗎?好多人都會帶有“疑問”。

告訴您,老子可不是恨天恨地恨聖人,來指責天地聖人不仁。
解決這個疑問關鍵的問題是在那個“不”字。
如果把“不”當作否定講,“不仁”就是“仁”的反面了;這樣就有指責的意思。
如果把“不”當作“沒有”或“不作”講,那沒有了指責的味道了。
“仁”,仁慈仁愛,是個好的品德,可畢竟是人為的說法,是一種沒有實體的,只能存在人心里的東西。同那“善”、“美”一樣,屬於“無”的存在。
只有在人類中才有“仁”這種品德的分辨,對於天地來說,沒有意念,當然沒有“仁”與“不仁”的區別。
“天地”不論是對自然界萬物,還是對人類,以及人類使用的工具,都不可能有“仁愛”,統統像人對待芻狗一樣。
你們看,在自然界裏,狼是要吃羊的,如果“天地”有對羊的仁愛之心,一定會阻止狼的暴行。羊得救啦,可狼沒的吃,就會餓死,是不是“天地”要把羊再送給狼吃,來顯示對狼的仁愛之心?
幸好,“天地”根本就沒有“仁”的概念,要保證天之道運行,一定要像人對待芻狗一樣對待萬物,其中也包括對待人類。尊重萬物但不干涉,任其自生自長自滅。

本來在天之道下,這個天地間,萬物都是根據獨自的本性,來適應生存環境,在適應過程中一步步進化。
沒有因狼吃羊,而使羊滅種,也沒有因有羊吃,而使狼壯大。
但是,在人這種動物從動物界分化而出,憑他們的思維能力逐步增強,產生出“語言”這個自然界動物所沒有的東西,而語言的產生,又進一步增強了人的思維能力,形成人類文明。

文明,意味著人進入雙重生活的階段,不僅有物質生活,還有動物不具備的精神生活。對這雙重生活的追求,人類人為地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工具,並人為地制定出非實體的意象概念,如“真善美”“仁義”“廉恥”等等。
這些“人為”就形成了逆天逆自然的“人之道”。
老子說“聖人不仁”,就是看到“聖人”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並不是完全順應“人之道”,特別是對那些非實體的意象概念。真正順應的是“天之道”。
“聖人”對百姓與“天地”對待萬物一樣,就是聖人順應“天之道”,但請留意,聖人也是人,他並不是完全不重視“人之道”。“不仁”是說不以“仁”這人為的概念來困住自己,干預百姓,但並沒有否認“仁”的價值。
這就是聖人的“天人合一”,以“天之道”掌控“人之道”。

爲什麽說不以“仁”的態度來對待百姓會是好的方法?
老子舉例說,天地之間就像是個橐龠(tuoyue),在沒有外力按壓時,裏面充滿平靜自然的氣;當外力按壓時,裏面的氣就會出現動盪向外沖去。
“仁”這人為的概念,就像是一個“外力”,不使用時,平靜自然,使用時,動盪不安。
在對待百姓的問題上,過多地用“仁”這類人為的概念,也就像給加上外力,造成動盪不安,難以治理。聖人不以“仁”為外力,就是要保持那平靜自然的狀態。
無仁之為可以保持平靜自然,有仁之為會造成動盪不安,所以聖人效法“天之道”,不以“仁”的態度來對待百姓,任憑老百姓自作自息、繁衍生存,而不會採取干預的態度和措施。可以說這是好的治理方法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