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。可以為天下母。
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「道」,強為之名曰大。
大曰逝,逝曰遠,遠曰反。
故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!
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(老清補)有些版本,文中的“人亦大”句,為“王亦大”;“而人居其一焉”句,為“而王居其一焉”。但“人法地”句相同。
在斷句上,見有文本將尾句斷為:人,法地地,法天天,法道道,法自然。有趣的是該斷句者在42章首句,亦斷讀為“道,生一一,生二二,生三三,生萬物。”
不同的斷句,其實表現出斷句者不同的“悟”,老清對這種斷句句讀,雖有些小“悟”,但未能得出令自己滿意的解釋,故散譯仍保留傳統的斷句法。
【道德經散譯】25
有樣東西混沌的出現,應該是在天與地之前就存在了。
混沌?就是模糊不清的一團,聽不到它的聲音,看不到它的形體,就是那寂寞空虛的一團。
這混沌的東西,超越了萬象,獨立存在,不會因萬象的變化而變化,不會因萬象的生滅而生滅。
這混沌的東西,周行在萬象之中,不停地顯現在萬象的各自發展中,無處不在,處處都可以見到它。
可以說,這個混沌的東西就像是天下萬象的母親。
(老清自語)請注意,老清對“周行而不殆”的解讀,是與傳統解讀有不同。
沒有將“周行”解讀為“周流不息”的循環,而是解讀為對天下萬物萬象的態度,將“周行”與“獨立”對稱地看待,這樣,才能引出“天下母”的比喻。
如果是只顧自己不斷的循環再循環,那能像“母親”嗎?
老清的理解,與宇宙生成論不同,“道”是“天下母”,只是“像”,是一種比喻,任何一個新生宇宙也好,任何一個新生兒也好,任何一個新生事物也好,都不是“道”生育出來的。“天下母”所說的應是“母德、母慈、母愛、母教”。
哈哈,生母不如養母親,老清的理解或許觸犯了很多專家的尊嚴了……
(老清插注)“混”,何解?散譯中,老清用“混沌”譯之,音應該是hun的3聲,查字典,“混”還可以讀為hun的2聲,其義與“渾”的部份字義相同,可以譯為“混然”或“渾然”。
老清上世紀九十年代,曾隨旅行團到四川青城山,當地的導遊在講解“道法自然”那“風景”時,將“有物混成”的“混”讀成“滾”。
老清初時以為那是四川話的讀法,小休時,同那位年輕的導遊姑娘聊聊《道德經》,導遊姑娘說,她並不懂其中的意思,只是照本宣讀。問起“混”的讀音,導遊姑娘說,是道士師傅教的,還說將“混”讀為“滾”音,是古音,本義是“水勢浩大”。當然這也是道士師傅教的。
不知各位如何讀這個“混”字?又如何理解這個“混”字?
(老清胡想)《莊子-天地》言:“泰初有無,無有無名,一之所起,有一而未形。”可以說是對“有物混成”的較好理悟。
追問一句,什麽事物的“泰初”?這就要看各位自己所關注的問題了。
作為宇宙生成論的探討者,那是“宇宙”的“泰初”。是誰的力量創造出宇宙?
作為物種起源學的研究者,那是“某物種”的“泰初”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?
老清將此章視為老子講對“道”的認識過程,就是自己讀《道德經》領悟的“泰初”。回想初讀《道德經》時的感覺,就是腦海中一片《道德經》的“混沌”,慢慢地在惚兮恍兮,恍兮惚兮間,見到那道“精”。
那道“精”,“獨立”於萬象並“周行”於萬象,就像母親一樣,令人仰觀,令人尊敬,也像母親在身邊,令人感覺到母愛,母慈與母親的教導。
世上萬物萬象都有“泰初”,而“道”是無處不在的,只將“道”單純地解釋為宇宙的創建者,或許有些失偏了。
(老清亂思)“有物先天地,無形本寂寥,能為萬象主,不逐四時凋。”這是南北朝時意外佛禪大師的佛偈,與老子此章的說法幾乎相同。看來佛道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。只不過佛講“空”,道講“無”。
佛,有佛道,道,有道道。什麽是“道”?“道”是什麽?看來又要哲學一番,才能哲學出道道來。
南懷瑾大師從佛學上論道,將“道”列入“非心非物”之列,但又說“道”是“即心即物”。這是否矛盾?
老清通過對這幾章的參悟,覺得“道”不是精神方面的東西,也不是物質方面的東西,而是一種“獨立”於精神物質之外的東西,同時也是“周行”於精神物質之中的東西。
獨立不逐四時凋,周行能為萬象主。這就是“道”。
已超千字有多,此章散譯未完,有待下文繼續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