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5月7日星期一

道德經第四章的3個解讀困惑

在老清的《道德經散譯》中,有幾章雖然是寫好了,但卻過不了自己滿意這關,第四章就是其中的一章。

過不了自己這關,主要原因是在原文解讀上有一些疑問未能解答,難以用語言來描述。或許是自己在概念的問題上鉆了牛角尖,也許是在古文訓詁方面受到迷惑。寫出來的東西,總覺得有濫竽充數的感覺。

今文就第四章的解讀,說說自己在這裡遇到的困境。

《道德經》第四章原文

道沖而用之或不盈;淵兮,似萬物之宗。
挫其銳,解其紛,和其光,同其塵;湛兮,似或存。
吾不知誰之子,象帝之先。

老清遇到第一個解讀困境就是在第一句。關鍵字是那個“沖”,有兩種字義解釋。

①沖:通盅(chong),器物中的虛空,這是訓為“通假字”。應該是名詞啦,是句中的主語。

②沖:是本字,【說文】解釋是“沖,涌(chong)搖也”。這明顯是動詞,應該是句子的謂語。

如果是字對字的翻譯,按①義應讀為“道沖/而用之/或不盈”,解釋為“道中的虛空,用它,或許裝不滿”。請注意,這裡“飛”了個“而”字,沒有加解釋,成為多餘的字。大部份解老者都是這樣翻譯的,連接“淵兮”也順理。
但仔細推敲,老子在後文講的“道”是空虛無形的,而“盅”以【說文】解是“器之虛”,這就好像承認“道”是有形的“器”。這是難接受的原因。

如果按②義,應讀為“道/沖而用之/或不盈”。作為動詞的“沖”應是42章中“沖氣以為和”的“沖”。可以解釋為“道,陰陽相沖而產生的作用,或許不盈”。但,這只是敷衍了事的解釋,在“用之”與“不盈”之間找不到合邏輯的解釋。這同樣是難接受的原因。

這個“沖”字,就是老清解讀此章遇到的第一個困境。

第二個解讀困境是“挫其銳,解其紛,和其光,同其塵”中的“其”所指為何,毫無辦法從本章中找到答案。後面第56章也出現這12個字,被老子稱之“玄同”,是說有智慧之人的行為。但在此章出現,使人丈八羅漢摸不到頭緒。

第三個解讀困境是“象帝之先”。表面上看,很好解釋,大部份人都理解為:好像在上帝(天帝)之前。
但這樣解釋有兩點問題。
第一是前句的“誰之子”,後句說的是“誰”在“帝之先”,還是“子”在“帝之先?
總之有顛覆“上帝”之嫌。
第二是“象”字,老清總覺得不是“好像”之義,曾在筆記中抄錄過王安石之見:象者,有形之始也;帝者,生物之祖也。但同樣與前句難以相容。

記得有位外語翻譯家說過:翻譯,就像是戴著枷拷拖著腳鐐去跳舞。對中國古文的翻譯同樣有這種困境,過於執著於訓詁文字當然不對,但遇到難點不多方探討求證也是一種不應該。

今將3個解讀困境寫在此,盼有博友提供高見。

【同步網址】《無用之為》

2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您好,我是今年的國中應屆畢業生,我的名字叫做徐祥媚。我偶然瞥見此一文章,這是我粗糙的陋見,不一定有幫助,但這是一個愛好中文之女孩的誠摯:
在道德經第四十五章中,「大成若缺,其用不敝。大盈若沖,其用不窮。」我們再一次的見到了「沖」、「盈」反襯。
我見有人將第四十五章的「沖」解為:「大道豐盈雖被形容的像茶壺沖泡茶葉一般」;個人卻以為將「沖」字用形容詞解時反襯顯得更完備。我沒有小學的基礎,故我僅有能力就字面解釋:豐盈好似匱乏(虛空),無法窮盡。雖如此解釋便牽涉形上學,但《道德經》是屬乎哲學領域的。
爰此,我將第四章的首句解為:道是空虛的,如果用之,不能滿盈之。個人以為:在認知上「滿盈之」即窮盡之,道是不能用磬的,通透的遣用了道的所有性質(滿盈)便是窮盡了道。申發此不成論的假說至此,愚見以為:「道沖而用之,或不盈」意同於「大盈若沖,其用不窮。」。
中學生徐祥媚 敬上

匿名 說...

您好,我是今年的國中應屆畢業生,我的名字叫做徐祥媚。我偶然瞥見此一文章,這是我粗糙的陋見,不一定有幫助,但這是一個愛好中文之女孩的誠摯:
在道德經第四十五章中,「大成若缺,其用不敝。大盈若沖,其用不窮。」我們再一次的見到了「沖」、「盈」反襯。
我見有人將第四十五章的「沖」解為:「大道豐盈雖被形容的像茶壺沖泡茶葉一般」;個人卻以為將「沖」字用形容詞解時反襯顯得更完備。我沒有小學的基礎,故我僅有能力就字面解釋:豐盈好似匱乏(虛空),無法窮盡。雖如此解釋便牽涉形上學,但《道德經》是屬乎哲學領域的。
爰此,我將第四章的首句解為:道是空虛的,如果用之,不能滿盈之。個人以為:在認知上「滿盈之」即窮盡之,道是不能用磬的,通透的遣用了道的所有性質(滿盈)便是窮盡了道。申發此不成論的假說至此,愚見以為:「道沖而用之,或不盈」意同於「大盈若沖,其用不窮。」。
中學生徐祥媚 敬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