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4月25日星期三

相對理論是思維判斷

上文提及第二章解讀的3個問題,今天先說說第二個問題:
②眾賢均稱此章是說“相對相成”概念的,但用“是以”連接,跳向“無為之事、不言之教”,老子心存何意?

老清接觸到《道德經》後,不僅僅利用自己對古代漢語的知識去讀,而且讀了很多解老先賢與現代學者的翻譯解釋,特別是現代的學者教授及道教名人的解說。沒有什麽具體的記錄,但在筆記上留下的書種也有幾十本。
但是,各名人賢士對此章的解說,大都是“雙拼”,相對論拼無為說,同一個章節出現兩個主題。
請注意,當“相對論”後,老子使用“是以”連接“無為說”,也就是說,兩個主題是因果關係,即“相對論”是因,“無為說”是果。
但是,如何理解這因與果呢?
在此章前半部份,老子敘述了“相對相成”的理論,這很容易理解,沒有什麽歧義。
如果說“相對相成”理論是“聖人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”之因,那也就是說,“處無為之事”是聖人因領悟了“相對相成”得出的,“行不言之教”亦然。
新的問題出現了,老子的“無為”應該如何理解,才會是從“相對相成”中領悟出來的?
前文說過,眾解老者對“無為”的理解大致有三,其一為“無私欲”,其二為“無所事事”,其三為“順其自然”。
請各位想想,此三種對“無為”的理解哪一種可以從“相對相成”中領悟出來?老清愚鈍,多年來都無法解釋這個因果關係。
兩年前,老清突有奇想,覺察到要抓綱,綱舉目張嗎。那到底老子這本小書的綱在何處呢?
以前老清注意的是四個重點,無為/不爭/希言/若水。(這是老清最初領悟道在自我修養上的四大課題。)但解讀原文還應該抓住老子設下的綱。
於是再次細讀,選擇了一、四十二與四十八這三章,三者擇其一的話,各有千秋。48章是習道的總綱,42章是道論的總綱,但就解讀老子的章節文句,那必須是第一章。
這就是老清解讀《道德經》的綱,抓住“道/名/無/有”來解讀其餘的章節,看老子如何“觀”無之妙有之徼,並領悟到進入“眾妙之門”的路。
在此奇想下,老清進行了《道德經散譯》的第4次修改,結果是相當於“重寫”,幾乎顛覆了老清大部份以前的理解看法,但卻產生一種與道更加接近的感覺。(或許接近到好快就要去見老子啦,哈哈)
回到此文正題,既然對“是以”連接的因果找不到解釋,那就從“因”上重新理解一下。
老子將觀察到的幾組相對相成之例列出,稱其為“相對論”是不錯的。但只是在獨立成章時成立。作為後面段落的原因句段,應該有深一層的解讀。
以“道/名/無/有”為綱,“相對論”算是名,此論顯示出普遍的現象,應該就是“道”。就老子提及的那幾組相對,是屬於“無”還是“有”呢?
老清給予的答案是:這些相對都屬於“無”的領域,看不見的存在,換句話說就是存在於人的思維中,對具體事物的判別。只有針對具體事物(有)時,才會產生美/惡、上/下、前/後等等的思維判斷。
那可不可以將老子的這些羅列,理解為“無”產生的作用?正是因為相對相成是“無”產生分辨事物的作用,所以老子認為聖人是領悟到“無”的功用,得出效法“無之為”(無為)的行事準則。
前文已提出老清獨有的解讀,“無為”就是“無之為”,在此章算是一證吧,是否強牽?老清這裡只是“自言堂”,自己接受自己的解釋罷了。

下文將就與第一章的連接問題,進一步說說相對論是“無”發生作用的問題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