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《道德經》解讀 14-2】
14章的第二段,老清採用的是按自己理解的新句子斷法。按流傳本的分句,“復歸於無物”後為句號,老清將這個句號移至“無狀之狀”後,並將“是謂惚恍”後的句號改為逗號。
老清這種分句方法,未有見其他解老學者用過,但根據老清自己的理解,老子在這裡應該是說“無物”的狀與象,故“惚恍”只是“無物之象”,而迎之隨之都是指這個“象”。
重新分割後的兩句,前一句是在陳述道(即“無物”)的狀---無狀之狀。後一句是在陳述道(無物)的象----惚恍。
第一段中的“夷”,已經說是看不見的,但這裡的“皦”與“昧”都是光線照射物品引起的,“上”與“下”又是與有形物品的位置有關。故老清認為關鍵在那“不”字上,就是說上下都看不到什麽光亮昏暗之別。
如果像一些解老者按字詞分開解釋“上下”,很難不出現矛盾啦。看都看不見,何處為上,何處為下?上面不光明清晰,就是說是昏暗模糊啦?下邊不昏暗模糊,就是說是光亮清晰啦?
老清想只有混在一起意譯,才能不出現矛盾,明確顯示“夷”與“無狀之狀”。
在春秋戰國時期,文章中的“形”與“象”是不同的,“形”是指物體的形狀,是看得見的東西;“象”是指物體留在人腦海的印象。(老清在此定義上還不能清晰的說明,不過認為沒有再深入探討的需要。)
根據這樣的區別,加上在21章老子對“惚恍”的解說,老清做出重新分割的嘗試,將流行本的3句,改為兩句,分別陳述“形”與“象”。而“惚恍”是對“象”的稱謂,不包括“形”。
(附21章語句:“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”)
至於“惚恍”與“恍惚”到底是一個意思,還是有所不同?這個問題在21章在論說。
但請注意,老子變換這兩個字的前後次序,分指“象”與“物”,一定是有其理由的。
【《道德經》解讀14-3】
老清想這段話在字詞解讀上應該沒有什麽太大的困難,但問題是此段與前兩段之間的行文邏輯關係應該如何解讀。
先看看前兩段,是將“道”的形與象描述出來,這描述給人一種什麽樣的感覺?難以理解,神奇玄冥,不可掌握。
如果讀到此,被老子嚇跑了,那可不是老子的意思,這第三段就是老子提供的一種習道,掌握道妙的具體方法。
想跟老子學,很簡單,兩方面的方法。
其一:學用前人流傳下來的“道”,應該是前人對道的領悟;其二,在現今的現實中自己實踐。
只要這樣雙管齊下,就能領悟“道”的始末。
如果老清的理解還符合老子的思維,那前兩段是嚇唬人的“困難”,第三段就是解決那困難的具體方法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老清在“無與有”的框框下,將第14章歸於其中,主要就是“無物”的概念。按一般的理解,這個“無物”指的就是老子描述的“道”。但是,老清覺得應該將“無物”理解為“道”中之“象”,而“象”就是人的思維與觀念所留在腦海中的精神產物,或者說是腦海中的非物質存在。
下篇文字,老清先離開“無與有”的話題,說說被人們稱之為老子的靈魂的詞語:“無為”。
其他關於“無與有”的章節,先跳過去吧,反正老清也不想太有系統……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