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4月24日星期二

解讀語句間的關聯

老清讀《道德經》初期,覺得這是一本語錄式的集錦,同一章中也是蹦蹦跳跳的,章節之間同樣是跳跳躍躍,如同散落的珠子。讀過幾遍後,自己感覺到一個問題,按現今流行本分成的81章看,是老子故意這樣跳躍的寫?還是歷史造成文獻散落變成這樣?抑或王、河等重新整理而成?

這個問題思考了十幾年都沒有結果,自從2008進入網絡開博行文後,以前書面的習道心得,讀起來深感膚淺,缺少些甚麼?那就是老子語句的深層,而這深層道韻來自何處?老清試從兩方面去感悟。其一,就是詞語概念來連接互映,其二,就是揣摩同一章內語句之間的關係,章與章之間的關係,前者是橫,後者是縱,現今略有小得。

根據這“縱”向,老清重新修訂了《道德經散譯》,在修改時卻產生了一種恐懼感,那是因為朦朦朧朧發現一個系統性的東西。好像是一個網,絲絲相扣,只不過有些絲線是透明的,遠看好似無。

老清是不喜歡那系統性的東西,也不想為那“系統”做學問,這是恐懼的原因。但那些在風馬牛毫不相干的語句間,起連接作用的透明絲線,卻使老清趣意盎然。

比如第一章,在第一句的“道、名”與下一句的“無、有”之間,老子沒有告訴你有甚麼關係,一跳而過。如果君只是跟著老子跳,而不去揣摩老子跳的用意,那將是閣下的損失。怎麼揣摩?靠自己胡編幾個可能吧,然後用自己的看法去考驗,那些可能可以講得過去,也可能講不過去,選出至少過得了自己這關的可能,你會有所領悟。

靠胡編都行?不錯,蘋果掉下來砸到牛頓,萬有引力面世,中間如果不是牛頓的“胡編”,蘋果與萬有引力又有什麽關係?

老清現在《老人願》行文,計劃是“橫行”解讀,在貼出第二章散譯後,覺得應該將此“縱向”解讀略提一下,順便做出第二章的解讀。

老清讀眾先賢翻譯解釋《道德經》第二章,先前是如同讀豎版書,從上到下,點頭不已;現在卻如同讀橫版書,從左到右,不斷搖頭。在這裡先提出一些內在語句關聯的問題,請各位先行思考一下。

①此章以“美、惡、善、不善”開文,與第一章尾那“眾妙之門”有何連接關係?
②眾賢均稱此章是說“相對相成”概念的,但用“是以”連接,跳向“無為之事、不言之教”,老子心存何意?
③“萬物”句是證“無為之事”還是“不言之教”?

明天在第二章解讀裏,老清將會談談自己強牽的“胡編可能”,哈哈~~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