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4月12日星期四

這個“無物”就是“道”【《道德經》散譯 第14章】

《道德經》第十四章原文

視之不見,名曰“夷”;聽之不聞,名曰“希”;搏之不得,名曰”微”。
此三者不可致詰,故混而為一。
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,繩繩兮不可名,複歸於無物,是謂無狀之狀。
無物之象,是謂惚恍,迎之不見其首,隨之不見其後。
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,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。

【《道德經》散譯 第14章】

看不見,聽不到,摸不著,那不是什麽存在都沒有嗎?其實很多存在都可能看不見,聽不到,摸不著。
好,我們先把看不見的存在定義為“夷”,這個夷就是無色的意思。我們是眼睛去看,無色當然看不見了。
再把聽不到的存在定義為“希”,這個希就是無聲的意思。我們是用耳朵去聽,無聲當然聽不到了。
把摸不著的存在定義為“微”,這個微就是無實體的意思。我們是用手去摸,無實體當然摸不著了。

當然,離開視力範圍也是看不見,離開聽覺範圍也是聽不到,離開觸覺範圍也是摸不著,但現在說的不包括這些,只是說我們覺得(請注意,是“覺得”)有這種存在,而且就在我們身邊,無色無色無實體,三無俱全,你們說,“它”是什麽?千萬別猜是鬼是神……

哈哈,這三個“無”是不可能追根問底得出答案的,我們感覺到的這個存在,是三無俱在,混為一體,我們只能閉上眼,塞住耳,把手收回來,靜靜的靜靜的用“心”去感受……
上面不是很光亮,下面不是很昏暗,像亂麻一堆,無頭無序,不能給出定義,只好轉回了,睜開眼說一句“什麽東西都沒有。”
無色無聲無實體,就是無物吧。我們的感覺到有這麼個存在,那這個“無物”可以說是沒有形狀的形狀,這個“無物”的形象可以叫做“惚恍”,也就是感覺恍恍惚惚、含含糊糊、似有非有,似無非無。我們迎上去看,見不到頭在哪裡,跟後面望,見不到尾在哪裡,當然啦,你在什麽地方,它都是無色無聲無實體的,頭,是三無,尾也是三無……

如果上面的說法沒有什麽錯,那麼,這個我們感覺到的存在應該是什麽呢?“執古之道”,難道是……不錯,這個“無物”就是“道”。
請記住,這個“無物”的存在就是“道”,它無色無聲無實體,但寄居在任何一個事物的體內,就算是人也只能感覺到它的存在,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。
當然,不是所有人都會感覺到這個“無物”的存在,但是人人都會懂得按照前人留下的“道”,用它駕御現在存在的事物,使人類生存下去。
對那些感覺到有這種“無物”存在的人,如果進一步用前人領悟到的“道”,去觀察描繪現實世界的存在,就能一步步認識瞭解古代的起始,這就是“道”的綱紀法則,也可以說是規律。

哈哈,夠玄吧,真是惚恍啊,神乎其神吧,其實,很簡單的告訴大家,“道”就是一種規律,事物生長發展的規律,這種規律是要習道者自己去感覺,去觀察的。要感覺的就是那“無物”,要觀察的就是那“今之有”……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附:本章散譯中,有些內容與傳統的解釋不同,各位可以參看老清貼出的“原文”,也與傳統的斷句有所不同。

這些不同,老清會在即將貼出的“解讀與領悟”加以解釋。還是老話,老清的文字只是老清自己對《道德經》的理解,也可以說是老清借老子的話表達自己對“道”的領悟吧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