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面一直在說,“無與有”是人的思維判斷,也是對自然界觀察得到的認識,從中得到“道”就是規律的領悟。但這種領悟如果只是停留在認識階段,那就不是真正的領悟,只有將“規律”用於人類生活實踐上,才能得到真正的領悟。
老子沒有停留在自然規律上,還把目光放在“人為”製造出來的東西上,在這些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生活用品上,老子並不是滿足於“知其然”,還講出“所以然”,當然離不開“無與有”。在第十一章,老子就告訴後人“有之利,無之用”的道理……
【《道德經》原文】第十一章
三十輻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
蜒垣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
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
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
【《道德經》散譯】
要說“無與有”,光是觀其妙,觀其徼,只不過是到了眾妙之門的門口。我們的祖先可不是停在這門口,瞭解了它們的奧妙,就要利用這些奧妙,為我們的生活服務,否則就永遠留在動物的階段。
老祖宗給我們創造出來的車、碗、房子,那可不是天生地養的,是人造出來的。仔細想想,這裡面也有著“無與有”的作用。
車輪是將三十根輻條彙集到那中間的轂上,那個轂中間可是空的,正因為轂中間的空孔,也就是“無”,才能套在車軸上,而且與車軸有空隙,這才能轉動,於是就有了車的作用。
裝東西的器皿,是用粘土揉捏成型的。不同形狀的器皿中間都有虛空的部份,正是因為有這虛空部份,也就是“無”,才有了器皿裝東西的作用。
建造房子要開鑿出門窗才行,沒有門窗的空和四壁中間的空,我們怎麼住進去?正是因為有了門窗和四壁圍繞的空,才有了房子住人儲物的作用。
還有很多老祖宗留下來的人造東西,都是在觀無之妙,觀有之徼的啓發下,創造出來的。不能不說我們人的靈性是多麼的高啊。說到這車、碗、房子裏面存在的“無與有”的相生道理,我們可不能只停留在讚歎老祖宗的靈性和才華智慧上,更重要的是領悟這個道理,也就是“無有之道”,來創造出更多可為我們服務的生活用品。
請記住,上面三個例子,是在說明“有”可以給人的生活提供便利,“無”才是那些便利發揮作用的地方。
PS
散譯:就是用老清自己的解讀來幫老子說出他的見解,哈哈,其實是老清自己對《道德經》的見解,也是老清對“道”的見解。紅色字句才與原文有關,其他的都是廢話。
前面的《散譯》和《解讀》使用了《老子》與《道德經》不同的書名,那是因為本是老清的草稿是在不同的兩個文章系統中選取的,以後統一為《道德經》。其實,老清的“散譯”與“解讀”的內容上也有著不同的見解與領悟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