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文說了,老清將《道德經》第14章的斷句分段做了些調整,同流行本有些不同。
或許又是老清標新立異啦,不過,老清覺得這樣修改的句段,較為合乎老子的行文邏輯。
第14章可以分為3個段落,今天先寫第一段的解讀吧。
【《道德經》解讀14-1】
這章的第一段中,有這麼三個問題在解讀時需要注意。
“夷、希、微”三個詞都是用來陳述人的感官是無法把握住“道”的。老子定義了這三個詞,其中之意應該是在說:不是不存在,是存在,但隱而不顯。
在《化隱為顯》一文中,老清陳述了對自我腦海中的“無與有”的看法。
老子定義的“夷、希、微”都是“無”,是否可以理解為“道”這種存在並不是“物質”的,而是“精神”上的?這種隱而不顯,是否只能運動在人的腦海中?
老清的答案是否定的。一直以來,哲學領域都在唯物唯心的問題上爭吵不休,對老子的《道德經》評論,也是有唯物唯心的不同評語。但是,就哲學本身的功用,就是找出抽象的“規律”,這“規律”又應該是物質還是精神?
在反復習讀《道德經》的過程中,老清完全拋棄了唯物唯心之說,而採用“無與有”的存在性來看世界。這樣才可以既看到物質東西的存在,也可以看到非物質東西的存在。
老清現在對“道”的解釋,就是寄居在所有物質東西之中,也寄居在非物質東西之中的自然規律。或許這個“寄居”可以用“隱居”來代替,習道悟道者,就是要一步步在自己腦海裏,將“隱”找出了,並“化隱為顯”,成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明燈。
“詰”,意為追問、究問或反問。“致”,有發出之意。那“不可致詰”就是不可以去追問,不可以提出反問。
對這四個字,老清想起一位信奉基督的朋友講的話,大意是:你若瞭解神,他就不是神啦。只有當神願意給人啟示的時候,人才能認識他願意啟示的部分。
是否這也是“不可致詰”?可不可以用“道”來代替那句話裏的“神”?
在西方文化的歷史上,走的是神學-哲學-科學的發展步伐,回過頭來看老子,是相當於神學,還是相當於哲學?
老清是個無神論者,對哲學也瞭解不深,對老子的看法很簡單,他是一個如孔夫子稱之的“智者”,他在《道德經》中陳述對“道”的領悟,就是人生的智慧。如果將這種智慧,硬拉入哲學的天方夜譚中,那智慧就消失無影了。
老清早在習讀《道德經》初期,就以“不可致詰”這四個字,放棄了那些“宇宙發生論”、“本源論”等等丟在一邊,老子說不可,就是不可嗎,何必糾纏在那永遠得不到答案的無限無極之中呢?
人生是有限的,還是為自我逍遙領悟些老子的人生智慧吧。
故混而為一:這個“一”指的是“道”,又非“道”。此話何解?
“道生一”,如果按一般解老者的講解,“一”就是道,那麼不就成了“道生道”的難堪解答啦?
後文還有“天得一以清”之類的陳述,其中的“一”也應該是“道”,老清將這個問題擱置了很久,現在的理解仍不能夠說是真正領悟。這就是,在“混”與“故”兩個字上,得到初步理解。
“故”是“不可致詰”的無奈後,轉折詞,“混”是使用的辦法。既然那“三無”是不能追問的,只好將“三無”混在一起,成為一體,和諧的一體。有什麽用?這就是“化隱為顯”,讓這個“一”在人的腦海中顯出來。
在這樣不成熟的理解下,老清解讀為“一”是道的顯,在腦海中的顯,那抽象的“道”是道的隱,在腦海外的客觀,也就是前面說的“寄居”。
這樣的解讀或許是很強牽的,但老清只能繼續加深理解,等待靈感得出較為滿意的理解。
忽然想起道教的解說,“混而為一”用“混元一氣”代替。就“氣”來講,道教不是指空氣,可我們知道,我們每天不可缺少的就是空氣,空氣就是“夷、希、微”這三無啊……(一笑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