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經》就是講“道”講“德”,兩者之間的關係,老子在21章提了出來。請看21章原文:
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。道之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;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,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,以閱眾甫。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?以此。
【道德經散譯】21
“大德”的內容,是由“道”所決定的。
這是老子給出的一個命題,強調了後面所說的“德”,不是你我他說了就算的,也不是那些真假聖人的言談語錄能定的。惟道是從,就是只遵循“道”,不考慮那些某某人劃下的條條框框。
那“道”到底是什麽東西?
“道”這個東西,只是人“恍”與“惚”的心理感受。
老清沒有將“恍惚”當作一個連綿詞來解讀,既然老子在14章說“無物之象,是謂惚恍”,那肯定不是解釋為“神志不清”或“精神不集中”的“恍惚”。很多解老者都留意了這個問題,老清這裡別出心裁地解讀為兩個心理感受(或感覺)。
“恍”,從“心”從“光”,應該是心靈中一絲光明而產生的心理感受。
“惚”,從“心”從“忽”,應該是心靈中閃過事物而產生的心理感受。
老子應該是說,“道”這個東西,要在心靈裏去感受。
這就牽扯了唯心唯物的哲學課題了。
在一閃而過的事物後,感覺到一絲光明,這樣的心理感受,出現“道”的意象;在一絲光明中,又有事物閃過,這樣的心理感受,出現“道”的形體。
老清的聯想力夠強大吧,否則也不會這樣去解讀“道”。
爲什麽說道要來“悟”的,這就是因為那是一種心理感受。而這心理感受是“事物”與“光明”相互作用下產生的。(“光明”就是對哲理的“悟”)
惚兮恍兮,悟到道的意象,恍兮惚兮,悟到道的形體(更正確的應該是“軌跡”)
這樣的解讀是否又陷入唯心論?別急,老子還有下文的“精”。
在這(意象與形體)深遠且迷昧之中,其中就有“道”的精華;這精華是真實的,這精華是可以驗證的。
不錯,這個“精”才是真實的存在,它不是心理感受到的意象與形體,而是客觀得不能再客觀的存在,而且是經得起驗證的東西。這個東西,不是物質,也不是精神,而是一種自然規律。
早在上山下鄉那個年代的老清(應該叫小清),背景離鄉,在黃土高原的窯洞里,沉迷在文學與哲學之中。
知識青年好憑空討論。“唯心也好,唯物也好,都是人的認識方法,而哲學應該探討的是物質與精神之間的關係,而不是從那個方面入手。”這是當時老清的理論,說服不了別人,別人也說服不了自己。
畢竟當時年輕,不知社會的險惡。一個反對唯物主義的帽子無緣無故地帶到頭上,黑五類子女,能說什麼?好在檢討及時……
離題了。但在現今解老者糾纏在老子所說道的“象”與“物”上,而忽視了這章裏老子強調的道之“精”,不免多嘴提提。
從當今上溯到古代,道的名字都沒有消失,人們並依據它,觀察萬物的初始與發展。
為甚麼“道”這個概念沒有消失?因為它是就像老子說的“甚真”、“有信”,而這指的應該不是那“象與物”,而是那個“精”,就是老清理解為“自然規律”的道之精,只有自然規律才能引導人們去觀察萬物,包括人類自身,也包括人類獨有的精神思維。
老清不從本源論來理解“道”,就是老子的古文文字,會使人將“道”理解為是宇宙的本源。老清不能用理論來否定這種理解,但也沒有使老清信服“道”是宇宙本源之說。所以,老清對“道”領悟只局限在“自然規律”這個範圍內。
我怎麼能知道萬事萬物發展的情況呢?就是以這樣對“道”的認識。
老清想,換句話說,此“此”就是道之精——自然規律。
回到此章開頭,“德”的內容,惟道是從,也就是由自然規律所決定,而非由掌權者或什麽聖人來畫條條框框。
《道德經》一章、四章、十四章、本章和二十五章,大家都認為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——道的性質問題的重要篇章。
老清不否定這些說法,但愚認為,在宇宙科學探討的今天階段,將這個“核心”引人本源論的範疇,會陷入一個困局。而《道德經》的真正精華,是為人指出“道法自然”之道。
此章老清別出心裁的解讀,只是自我的領悟,或許又是好玩而已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