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文的題目裏,特意將“我”字加了個引號。其意就是提請各位看官注意,在老子的《道德經》中,使用第一人稱時,是有區別的,這個區別就表現在“我”與“吾”的交替使用上。
可能又有朋友會說,老清再次咬文嚼字,不管是“我”還是“吾”都是第一人稱代詞,有何區別?老清初讀《道德經》時也是這樣以為,但讀了幾年後,感覺到這“我”好像不是老子的自稱。而對“吾”的使用,則沒有這樣的感覺。
“功成事遂,百姓皆謂我自然。”(17章)這裏的“我”肯定不是老子自稱,而是指悟道之人。
“使我介然有知,行于大道,唯施是畏。”(53章)這裏的“我”有點老子自稱的味道,但聯繫該章後面對人之道行為的描述,以對比的形式陳述,意思同20章中完全一樣,這個“我”不僅僅是老子的自稱,而是指的一些人,有同樣境界的人,或許也可以說是悟道之人吧。
“天下皆謂我道大”,“我有三寶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。”(67章)及“夫唯無知,是以不我知。知我者希,則我者貴。”(70章)這些“我”,根本不能解釋為老子自稱,在反復領悟下,甚至可以說是“道”的另一個名稱。
反過來看老子使用“吾”時,就完全像是老子在說自己的話。如“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?”(13章)雖然有“我們”之意,但仍是第一人稱。感覺不到有同第一人稱不吻合。再如“吾不知誰之子,象帝之先。”(4章)這個“吾”完全是老子的自稱。
比較特殊的是在42章與70章中,出現“我”與“吾”同時使用。“吾言甚易知,甚易行。”(70章)這個“吾言”應該是“我說的”之意,就是第一人稱代詞,而同一章“夫唯無知,是以不我知。知我者希,則我者貴。”中的幾個“我”則有代指“道”的意思。
請原諒老清在此好像是教語文的,(雖然曾經教過幾年中學語文,但那是驢年貓月的事了),但這個看似不很重要的語義區別,老清卻覺得是老子在刻意表達習道者要提高“境界”。
不錯,老子活著的時候,應該不知道“境界”是什麼東東,那是後來佛教傳過來的詞語。但是,老清以為,學西方哲學也好,學國學哲理也好,需要的不是“理”想,而是聯想。否則就出不了那個牛角尖,(或者說是象牙塔,不過象牙現在是受保護的)。
在這裏,老清就是通過“聯想”,(現在的電腦是聯想牌),表達自己的聯想。老子文中的“我”是天人合一境界的,按2/8理論,就是2中的2/8再2/8,是那些“上智下愚”的上中之上。而“吾”則只是與眾人談論道的老子自我。
在老清的“自我中心論”中,“我”是一種“大我、超我”的境界,而“吾”只是“自我”的境界。對不起,老清沒準備在這裏陳述自己的“自我中心論”,誰都有一些不想讓人知的底褲(褲衩子或內褲)啊……
著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大師,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時于蘇州與世長辭,享年95歲!南師的著作是老清兩大導師之一,另一位是年前去世的季羨林大師。一南一北兩位大師的著作,給了老清很多啟發。季羨林的“四個和諧”就是老清理解天人合一的啟蒙藍圖;南懷瑾的“三學互參”也是老清自學的方向。
南師怎麼看人生的高等境界?請看南師的這兩句,或許可以看做是對聯吧:
佛為心,道為骨,儒為表,大度看世界。
技在手,能在身,思在腦,從容過生活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