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10月28日星期日

希言非稀 《道德經散譯》23

《道德經》第23章是在解讀中歧義較少的一章,老清在《散譯》的初稿裏,也是與眾說相同,“希言”當然理解為默然少語,現實中的老清也是個寡言少語之人。但在寫第二稿時,卻感覺到這樣的解讀好像把老子陳述的思路打斷了,不僅與前一章聯繫不上,與下一章也沒有什麽拉扯。現在寫博客閒聊,已沒有做學問的嚴謹心態,所以可以斗膽將對自己以前的理解顛覆再顛覆,發在這裡,並非想挑戰什麽,只是個人的理解。好,還是先看原文:

    希言自然,故飄風不終朝,驟雨不終日。孰為此者?天地。
    天地尚不能久,而況於人乎?
    故從事於道者,同於道。德者,同於德;失者,同於失。
    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樂得之;同於失者,失亦樂得之。
    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!

【老清舊時的散譯】

默然少語,是“自然”的特性。請看,呼嘯的暴風刮不了一整個早上,傾盆的急雨下不了一整天。這風雨是誰搞出來的?那還用說,不就是“天地”發脾氣搞出來的嗎!你們說,天地尚且不能讓暴風急雨持續長久,更何況人呢?
    一個人,一個集團,一個政黨在社會上立身處世,就要瞭解“希言”這個“自然”的特性,因此,順從自然大道的,就是同於“道”;依循著自然本性的人,就會和同於道之德;一旦違背了自然大道,也就會迷失去了自己。生命和同于自然大道的人,自然大道也樂與相伴;生命和同于天真本性的人,天真本性也樂與相伴;生命失去其自己的人,那自然大道、天真本 性也就不願與它相伴。
自己守的信諾不足,自然大道、天真本性也就不信任它!

【道德經散譯】(下面是老清顛覆了從前理解的解讀)

聽之不聞的語言,是自然規律的聲音。

(老清的顛覆)希言非“稀”,老子在14章說“聽之不聞,名曰希”,可到了這裡,沒人記得老子給“希”的定義,那可是“道”的三象之一啊。難道第一個說“希言”是少說話的先賢,是老子的親傳弟子?
作為格言,您可以將“少說話,少發佈命令,是符合自然無為之道”當作座右銘,但在一章里,還是考慮一下老子可能的陳述思路。老清以對前兩章的顛覆思路,認為此章仍是在講認識的問題,所以用“聽之不聞”來解釋“希”。這只是對老子思路的可能,得出的猜測,就算是拋塊A玉,引些砸來的磚頭吧。

呼嘯的暴風刮不了一整個早上,傾盆的急雨下不了一整天。這風,這雨是誰搞出來的?是“天地”搞出來的嗎!你們說,天地尚且不能持續長久,更何況人呢?

(老清的理解)萬眾一說的解釋,就是將“飄風驟雨”當作是天地的“語言”,所以將“希言”解釋為少說話。好像很有道理。老清並不反對。
但若對道認識(悟)的角度去理解,老清是這樣思考:那風雨是局部的,是異常的,也就是前一章說的“曲”與“枉”。而天地間的平衡和諧才是全局的,正常的,也就是“全”與“直”。
這些局部異常的現象,天地都不會讓它們長久。這難道不是道給出的“聽之不聞”的“希言”?

所以,遵從道而行事的人,就是要與道同行。以道修德的人,就會得到德;行事失道的人,就會與“失”作伴。與道通行的人,道也樂於接受他,以道修德的人,德也樂於幫助他,行事失道的人,等著他的只會是迷失與失敗。

(老清胡想)這段話,一直覺得老子講的很強牽,不過對為甚麼要認識道,講出了理由。
都知道,“道”是體,“德”是用。那“失”又是什麽?老清認為,“失”也是用,是一種錯用。
所以,老清在此句的標點上,做了修改。在“同於道”後改為句號。用以表示這是兩個層次的問題。
請注意的是“從事於道”這四個字。老清理解為“從道而事”,“從”是認識“道”的過程,“事”是以道為用。
然而,世上聖人能有幾個?即使是領悟道的哲理很深厚的習道者,在“用”時,也會出現偏差,出現“錯用”。這可以用“道可,道非,常道”的斷句來表示。“德”就是“道可”之用,“失”就是“道非”之“錯用”。

對於這些看法,有些人相信,可認識的不是很深刻;而更多的人,根本就不相信啊。

(老清亂思)老子在五千文中,不止一次的表示無可奈何,不用說想老子的那個當年啦,就看現今,相信“道”的存在能有幾多人?老清雖說習道解道,畢竟還是“信不足”一族,但現在,對“希言”就是“少說話”的說法,老清已陷入“有不信”之中……

下一章的《道德經》,老子會用人的行為,來說明與“風雨不終朝日”相仿的認識實踐……

 

有一個小故事,一位老太太,不愛多說話,別人問她爲什麽,她回答說,聽人說,人活在世上說的話會有一個限度,一超過這個限度,人就該死了。少說話,可以長壽……

請思考:第二章中的“不言”與第十七章的“貴言”,與“希言”是否意思相同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