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10月21日星期日

抱一,就是惟道是從《道德經散譯》22章

將《道德經》的21章解讀為老子在談對“道”的認識過程,已經是一種“顛覆”。按著這條“顛覆”路線,老清再對22章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解讀。
既然認為21章是認識過程,或說是悟道的程序過程,那接下來的22章講的核心就應該是原文的“抱一為天下式”,“式”就是“標準、準則”,也就是說22章試講認識過程中的準則。請看原文:

【22章原文】

曲則全,枉則直,窪則盈,敝則新。
少則,得;多則,惑。
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。
不自見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長。
夫惟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
古之所謂曲則全者,豈虛言哉?  誠,全而歸之。

(請注意老清的斷句法有所不同。)

【道德經散譯】22

局部的東西要以全局為認識準則,異常的表現要以正常為認識準則,缺陷的程度要以完美為認識準則,陳舊的程度要以全新為認識標準。

(老清解釋)
肯定有朋友會說,這是歪曲老子的意思。對於認為道家就是“委曲求全”的人,以消極態度處世的人,更會這樣認為。
不錯,這樣的解讀,這樣的翻譯跟坊間的流行解讀截然不同,因為是老清很自我的理解。是否歪曲了老子的原意,那是見仁見智的話題,誰也不能把老子請出來,做個評判。
與流行的解讀不同的,顯現在“則”字的理解上。
“則”有名詞、量詞、連詞三種詞義。
流行的解讀,大多將“則”當作連詞。也就是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。得出的譯文就不用再在這裡重複了,想探討的就是“曲枉洼敞”是否與“全直盈新”有必然的因果關係?是否就像“熱則脹,冷則縮”一樣的必然?
老清是從流行解讀開始讀《道德經》的,這些格言早以成為自己的處世座右銘。但在反復讀經參悟中,慢慢感覺到一種不是滋味的滋味,這不是滋味的感覺就是,現實中,“曲”與“全”不是什麽必然的因果關係,就“委曲求全”來說,關鍵是在那個“求”字上,是一種無奈,是一種不自然。
於是根據理解到此章“抱一為天下式”的核心論點,聯繫“式”就是準則法則的詞義,便改用“則”的名詞詞義來試解,便得出上面的譯法。
明眼的朋友可以看到,在六個“則”字裏,前四個在句子應是謂語動詞,這是古漢語的“以動”用法 。將“則”的名詞詞義“準則”變成“以動”用法,就是(主語)“以”(賓語)“為”“準則”的意思。
老清根據前章老子講“認識”,故在“準則”前加上“認識”二字。
在這樣的試譯後,眼前一亮,對“抱一為天下式”及“不爭”出現了嶄新的領悟。這是老清參悟道家哲理的一個進化過程,是否被朋友說成是“歪曲”,並不重要。

少些準則,在認識過程中就能有收獲;太多準則,難免會對人生產生迷惑。

(老清解釋)
這裡的兩個“則”後,老清在句讀上,加了逗號。其理由有二,其一,“得、惑”不是“少、多”的準則,而是“少則”與“多則”的結果。這是常識,準則愈少愈簡單,反之就是複雜。簡單的準則就會有所獲,複雜的準則必會有所惑。其二,根據此章尾,老子說“曲則全者”是“古之所謂”,其意就是說,前四句在老子那個年代,已經是流行格言了。那“少則,得;多則,惑”是老子的看法,得出下一句的“抱一”與“天下式”。

所以,聖人堅持用“道”這個自然法則,來作為認識及處理天下眾事的唯一準則。
(老清胡想:這個“是以”是“少則,得”的順推,少到只有“道”一個準則了,您說簡單不簡單?)

聖人抱一為天下式,如何才能做到?就是下面這四個“不”。
不用自己的主觀視點,所以看到更清楚,更明白;不用自己的主觀判斷,所以能夠得讓真相彰顯出來。
聖人是用“道”的視點,以“道”為準則,來認識、處理天下的事,按現代話可以說是客觀的視點,客觀的準則。
接下去,這種聖人不會自己誇耀自己,那功績會擺在那裡;聖人也不會自驕自傲,所以不斷地提高他們的修養。
本來嘛,功勞是“道”的指引,是自然規律的顯現,何需自己誇耀自己驕傲。

(老清亂思:自從開始在網上寫博客開始,就將道家哲理在文章裏戲說為“不學無術”,別誤會,是“不爭之學,無為之術”。前一段時間的散譯之文,將“無為”定義“無之為”,不同於流行的定義,在這章的“不”字局中,這四個“不”,將會引出老清對“不爭”的領悟。
流行的解讀,將這四“不”說成什麽,無需多寫,那是眾所周知的說法。老清提請各位考慮的是,在同一個章節,這四“不”與前句“聖人抱一為天下式”有無關係?而流行的解讀,是否與“抱一”相關?是否與“天下式”相關?)

只因聖人“不爭”,所以天下沒有人可以與他們(聖人)相爭。

(老清狂言)
不爭?不爭什麽?不與誰爭?
白馬非馬,聖人非人,這是一種詭辯術,但也是一種本質的探討。白馬是馬中的特殊,聖人是人中的特殊。
白馬必竟是馬,聖人畢竟是人,“爭”在人類社會中是生存的法則,道家的老祖宗提出“不爭”,難道是悖“道”?
有人說,兩千多年來,中國人把老子讀偏了,這話有些道理,但老清不這樣認為。但對“不爭”來講,的確在流行的解讀下,有很大的悖道可能。
從老清對四個“不”句的解讀,可以得出“不爭”不是“與世無爭”,而是在“爭”的過程中惟道是從,不與“道”相爭。
故此老清在此狂妄地提出自己給“不爭”的定義:“不爭是不與道相爭”,這就是“聖人抱一”的原則。

古人傳下來的“曲則全”這些格言,怎麼會是空話呢?相信吧,在這些認識準則下,可以得回全面些的認識。

老清想,聖人的境界是很難達到的,不過作為凡人俗人,若能在認識過程中以“全、直、盈、新”為認識的準則,即使不能達到“抱一”,也可以爭取少出現些“以偏概全”的誤解偽識。

哈哈,此文超過2000字,有違自己千字的設想。自己讀博友的博文,篇幅太長,真是好難消化,以後會肢解,保持千字左右,或更少些。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