棲守道德者,寂寞一時;依阿權勢者,淒涼萬古。
達人觀物外之物,思身後之身,甯受一時之寂寞,毋取萬古之淒涼。
【菜根譚】
棲守道德與依阿權勢,語義上是一褒一貶,但在現實中,兩者都不可忽視。老清在習讀《道德經》時,通過對天之道與人之道的比較,得出這個領悟。
現代人,特別是現代的中國人,(包括在港澳及台灣的中國人),很難做到不“依阿權勢”。何須舉例,各位看官都有親身體會。或許您並沒有出名得利的理想,但小在打工混口飯的事上,也不能不去“依阿權勢”,否則……後果還用說嗎?那些看似“棲守道德”的人,何止是“寂寞一時”,他們只能是孤獨寂寞的被排除在現實之外,被周圍的人打入另冊。因為他不合群,不能團結在領導的周圍,是河蟹的絆腳石。這就是現實的人之道。
然而,在不能違背現實的人之道的前提下,講道德多少有些效法天之道的味,並非不可行。關鍵不是有沒有“依阿權勢”,而是實際的作為有沒有違背天理。這各位都有自己認定的天理吧,為天理所容,溜鬚拍馬,香港人說的擦鞋,依附奉承權貴,都是小節。但有違天理的事呢?寧可丟了飯碗也不能去做。這樣才是在人之道中效法天之道的做法。
後面一句說的“達人”,老清舊日有感曾留筆:
物外之物,前物為實,後物為虛;身外之身,前身為實,後身為虛。實者,具體存在,虛者,抽象價值。然此段所論身後之身,應為身後之名節,非老子的無身(12章),孔子的毋我(論語子罕)。故可視為愚腐之見。【舊日筆記】
“虎死留皮,人死留名”,人活一世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,才能為後代樹立一個好榜樣,才會有人思念你。或許就是老子說的“外其身而身存”的道理吧,但這身後之名不應是生存之人的盼想。
老清是無神論者,至於身後的名聲不會考慮,死了後即使洪水滔天,和我也沒有關係了。就像包拯、海瑞那樣的清官,雷鋒、焦裕祿那樣的榜樣,只能是樹立起來的道德標本、貞節牌坊,從古至今又有幾人能得到?何況,他們從沒有“依阿權勢”嗎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