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1年2月27日星期日

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

這是《論語》為政篇中孔老夫子的一句名言。原文是:

子曰:“由,誨女,知之乎?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”

由:孔老夫子的弟子,姓仲名由,字子路。
誨:教導,教誨。
女:同汝,第二人稱代詞,就是“你”。

孔子說:“子路,教給你一個道理,甚麼是智慧?知道的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這就是智慧啊!”

【老清歪評曲析】

可以說,孔子是說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:“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”
對於文化知識、科技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,人們應當是抱著虛心學習、刻苦學習的態度,盡可能多地加以瞭解掌握。
但是,一個人的知識再豐富,也總會有許多不懂的問題。
學無涯,生有限啊。百曉通?那可是小說家塑造的人物,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無所不知的神仙上帝菩薩,大多數人都像老清這樣,只能稱作一知半解的凡夫俗子。
凡夫俗子麼,就更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, 只有這樣,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。

承認自己有很多“不知”,是實事求是的態度,但孔老夫子說這就是“智慧”,老清可搞不清楚,更不想把知識與智慧畫一個等號。

老子被孔子稱之為“智者”,老子有句名言“為學日益”,就是說不斷地學習新知識,有益於自己。可接著老子又有“為道日損”之說,很多人都不明白這“損”的意思。
老清不才,自己領悟的是“學”為知識,“道”為智慧,知識再多也不等於有高智慧。關鍵是要有個“損”的過程,就是由“知之”損到“不知”……哈哈,看到糊塗吧。

老清的領悟就是:知識是前人留下的,是別人的智慧結晶,自己可以學來用,不用交版權費。
要提高自己的智慧,就不能停留在這裡,要消化這些知識,吸收為自己供以生存的養分,還要排泄出對自己沒用的“糞便”。
這就是“損”。吃了鮑魚魚翅雞翼豆腐,你腸胃吸收的養分可不是這些東東西西,這吸收養分也就是由“知之”到“不知”的過程。

不過,說回來,老孔說的“智慧”的確也是一種入世的處世智慧,實事求是的人,肯定比那些花言巧語的人受歡迎。哈哈,除非是物以類聚……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