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7月29日星期日

仁義之中也有道 【道德經散譯】18

按老子所領悟的道,那是一種永恆的存在,可18章一開始就說“大道廢”,相信說的是一種現實現象吧。想想上一章的“功成事遂,百姓皆謂我自然”與“太上不知有之”,就是說民眾對道的認識。在老子看出這種現實後,進一步解說現實中的“道”。請看18章原文:

2012年7月27日星期五

太上-我自然【道德經散譯】17

很多讀《道德經》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感覺,17章與16章好像沒有什麽關聯,好像是另起爐灶的新章節。
老清初時也是有有這樣的想法。在反復的閱讀中,在一次次的顛覆再顛覆自己的理解過程中,發現不是沒有關聯,而是解老者在解讀原文時帶有很多主觀猜測。
“太上”是什麽意思?是指什麽?老子的文章是古文,靠的就是個“猜”。可謎底在哪裡?沒有,“不知有之”也。
老清在探索章節之間的內容關聯後,覺得前幾章都是在講“得道者”與習道的方法,這“太上”就應該是指習道者的最高境界,而下面的“其次”則是習道者不同的層次。
請注意,這章以習道者的四個境界層次,老子強調的是“我自然”。請看原文:

2012年7月22日星期日

致虛守靜【道德經散譯】16

前一章,老子用“濁--靜--清”與“安--動--生”組成一個相連接的循環圈。這是習道者、自我修養者需要經過過程,即使是得道之士亦不能例外,絕非一勞永逸的事。因為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循環,原平面的機械性反復,而是可向上,也可向下,甚至是互相交叉的新圓圈。(在15章散譯中說是上升螺旋形,是對那些得道人而言,在一般人來講,經常會有假“清”或亂“生”的情況。)
老子在第16章就以“致虛守靜”開講,來講述上述循環過程的重要性,同時也強調了“靜”-“清”這段過程的內容,請看:

2012年7月16日星期一

“蔽而新成”與“蔽不新成”

解讀道德經

在《道德經散譯》15-2中,老清說了南懷瑾大師在《老子他說》裏,使用“夫唯不盈,故能蔽不新成。”的文本,而不是一般版本的“蔽而新成”。此文就此一字之差的兩個文本,胡說八道一番,以之為自娛自樂自慰……

2012年7月14日星期六

靜之徐清,動之徐生【道德经散译】15-2

老子先後用了七個樣子來描繪得道之士,先是猶豫謹慎,小心怕事;接著就是時儼時渙;最後更被老子描繪成“敦、曠、渾”。

這不是老子特意貶低得道之士的形象,可能當時的得道者,在表面給人的印象就是如此。在《莊子》中寫過很多個有道之士,他們的儀容?不提也好……如果,老子刀筆之下,得道之士一副鶴立雞群的款兒,那就不是連老子都覺得“深不可識”的那種人了。

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

得道之士【道德經散譯】15-1

《道德經》14章結尾說,“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。”世上是否真的有這樣的“得道者?老子在15章就描繪出這種“得道者”,請看……道德經散譯

2012年7月9日星期一

抓住這隻貓【小遊戲】

試試您的智慧,看看您能不能困住這隻貓。

 

 

      心煩意亂時玩玩小遊戲,也是一種“轉移”戰略。
祝您快樂

 

     

寵辱若驚【道德經散譯】13

說過聖人“為腹不為目”後,老子並沒有停在與物質需求相關的精神需求上,進而深入人的心中,探討“寵辱”這與物質需求無直接關係的“名聲”問題。請看第十三章:

道德經散譯

2012年7月4日星期三

為腹不為目【道德經散譯】12

老子在11章用三個人為製造出來的東西來說明“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”的道理,重點是提醒讀者注意“無”的作用。從那三個例子看,老子開始進入對“欲”的分析了,因為三例都是人類生活的需要,有需要就有欲望。接下來,老子進入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這個問題中,請看第12章:

道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