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10月31日星期三

多餘的人生

有位老禪師每次喝水,心裡就想:“這是多餘的人生。”每天喝幾次水,就想幾次:“這是多餘的人生。”於是,生命就在這樣的感念中,一下子被拉長了。

這個佛教禪宗的故事是老清在網上見到的,隨手複製到自己的摘抄文件中。昨天下午,網絡出了問題,不能上網,只好整理自己的電腦文件,再次見到這個故事。

多餘的人生?老清想,人生中哪個階段是多餘的?
人生沒有多餘的部份,只有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做了多餘的事。
只有一種人會感覺他是生活在“多餘的生活”中,那就是對已經厭惡人生的人。

但是,禪宗是倡導人們“活在當下”的,那個老禪師不應該是厭惡人生的人,那他說的“多餘的人生”是什麽意思?而且,可以在這種感念中,把生命拉長了?

記起信奉佛教的朋友給老清說的一些話。
按《心經》中說的“眼耳鼻舌身意”六根,前五根是色身,而意根就是我們的心和念,善用意根就能接近不生不滅的本性,也就是佛性。他們信奉佛教,就是要超越色身,遊心法界。
老清不是佛教徒,根本也不相信有什麽不生不滅,但以對道家哲理的領悟,很贊同“超越色身,遊心法界”的說法。

又記起在網上讀過的文字,是一位大和尚法師講“正念”,他說“正念是一顆種子”, 一個人的處境會隨著他的念頭發生變化,正念可以讓處境變成積極正面,這就是“用心轉境”的道理。
不錯,那些心理學家,還有那些“人生雞湯”的炮製者,也是用“正向思維”、“正能量”來作為抵抗戰勝困境的武器。

那老禪師所說的“多餘的人生”是“正念”?是“正能量”?
明白了,請留意是“老”字,作為認老的老清來說,那個“多餘”應該是上天多給的,是賺的……
哈哈,老清自認已完成了人生的使命,剩下的日子就是上天的恩賜,活多一天,就賺多一天。

跟年輕些的朋友說一句,生活在大千世界,計較、比較、競爭、壓力會不斷地在你的人生舞臺中上演,“無常”可能轉眼忽至到任何一人的眼前。遭遇挫折,面對困境,不一定像我們老傢伙用“活一天,賺一天”當作“正念”,但一定要有“正念”來喚醒“正能量”。
經歷失去,會更珍惜擁有;走出沮喪,生命會更加強韌。

慘了,老清今天也改行賣人生雞湯了,……

2012年10月29日星期一

絕俗求清者,不為清而為激

能脫俗便是奇,作意尚奇者,不為奇而為異;
不合污便是清,絕俗求清者,不為清而為激。
《菜根譚》  

很多優秀的人,是出身於平民百姓,但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,超脫了一般群眾的認識水平,並且不與潮流和污,得到讓人們驚歎稱奇的成績。
這樣的人,給旁人的感覺就是“奇”,就是“清”。

但也有很多人,他們只是刻意地追求“奇”,不顧現實地追求“清”,這樣就有處處顯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之嫌,好像“奇”與“清”就是可以讓別人高看自己一樣。
這樣的人,給旁人的感覺就會成為“異”,成為“激”。最終只能得到“怪人”之名。

現在的華人社會,不論是中還是港抑或是台,都是關係學大行其道,雖說“污”的內容並不相同,疏通人脈任督的方法不同,但都是一種潛規則。
之所以為“潛”,那就是不能擺上枱面的“污”,你如果不同流合污,那麼你的社交面就會很窄,還會被很多人排斥。

超脫世俗的牽絆、清清白白的做人,是要付出很多代價的。這不是社會不公平,只是人之道上的一種無奈。

奇人難做,清者難為,老清想,還是注意那“刻意”之心吧。不想成為“異類”人,不想成為“激憤”者,該怎樣?
老清的答案是:

脫俗不可作意尚奇,拒污不可絕俗求清。

2012年10月28日星期日

希言非稀 《道德經散譯》23

《道德經》第23章是在解讀中歧義較少的一章,老清在《散譯》的初稿裏,也是與眾說相同,“希言”當然理解為默然少語,現實中的老清也是個寡言少語之人。但在寫第二稿時,卻感覺到這樣的解讀好像把老子陳述的思路打斷了,不僅與前一章聯繫不上,與下一章也沒有什麽拉扯。現在寫博客閒聊,已沒有做學問的嚴謹心態,所以可以斗膽將對自己以前的理解顛覆再顛覆,發在這裡,並非想挑戰什麽,只是個人的理解。好,還是先看原文:

    希言自然,故飄風不終朝,驟雨不終日。孰為此者?天地。
    天地尚不能久,而況於人乎?
    故從事於道者,同於道。德者,同於德;失者,同於失。
    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樂得之;同於失者,失亦樂得之。
    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!

【老清舊時的散譯】

默然少語,是“自然”的特性。請看,呼嘯的暴風刮不了一整個早上,傾盆的急雨下不了一整天。這風雨是誰搞出來的?那還用說,不就是“天地”發脾氣搞出來的嗎!你們說,天地尚且不能讓暴風急雨持續長久,更何況人呢?
    一個人,一個集團,一個政黨在社會上立身處世,就要瞭解“希言”這個“自然”的特性,因此,順從自然大道的,就是同於“道”;依循著自然本性的人,就會和同於道之德;一旦違背了自然大道,也就會迷失去了自己。生命和同于自然大道的人,自然大道也樂與相伴;生命和同于天真本性的人,天真本性也樂與相伴;生命失去其自己的人,那自然大道、天真本 性也就不願與它相伴。
自己守的信諾不足,自然大道、天真本性也就不信任它!

【道德經散譯】(下面是老清顛覆了從前理解的解讀)

聽之不聞的語言,是自然規律的聲音。

(老清的顛覆)希言非“稀”,老子在14章說“聽之不聞,名曰希”,可到了這裡,沒人記得老子給“希”的定義,那可是“道”的三象之一啊。難道第一個說“希言”是少說話的先賢,是老子的親傳弟子?
作為格言,您可以將“少說話,少發佈命令,是符合自然無為之道”當作座右銘,但在一章里,還是考慮一下老子可能的陳述思路。老清以對前兩章的顛覆思路,認為此章仍是在講認識的問題,所以用“聽之不聞”來解釋“希”。這只是對老子思路的可能,得出的猜測,就算是拋塊A玉,引些砸來的磚頭吧。

呼嘯的暴風刮不了一整個早上,傾盆的急雨下不了一整天。這風,這雨是誰搞出來的?是“天地”搞出來的嗎!你們說,天地尚且不能持續長久,更何況人呢?

(老清的理解)萬眾一說的解釋,就是將“飄風驟雨”當作是天地的“語言”,所以將“希言”解釋為少說話。好像很有道理。老清並不反對。
但若對道認識(悟)的角度去理解,老清是這樣思考:那風雨是局部的,是異常的,也就是前一章說的“曲”與“枉”。而天地間的平衡和諧才是全局的,正常的,也就是“全”與“直”。
這些局部異常的現象,天地都不會讓它們長久。這難道不是道給出的“聽之不聞”的“希言”?

所以,遵從道而行事的人,就是要與道同行。以道修德的人,就會得到德;行事失道的人,就會與“失”作伴。與道通行的人,道也樂於接受他,以道修德的人,德也樂於幫助他,行事失道的人,等著他的只會是迷失與失敗。

(老清胡想)這段話,一直覺得老子講的很強牽,不過對為甚麼要認識道,講出了理由。
都知道,“道”是體,“德”是用。那“失”又是什麽?老清認為,“失”也是用,是一種錯用。
所以,老清在此句的標點上,做了修改。在“同於道”後改為句號。用以表示這是兩個層次的問題。
請注意的是“從事於道”這四個字。老清理解為“從道而事”,“從”是認識“道”的過程,“事”是以道為用。
然而,世上聖人能有幾個?即使是領悟道的哲理很深厚的習道者,在“用”時,也會出現偏差,出現“錯用”。這可以用“道可,道非,常道”的斷句來表示。“德”就是“道可”之用,“失”就是“道非”之“錯用”。

對於這些看法,有些人相信,可認識的不是很深刻;而更多的人,根本就不相信啊。

(老清亂思)老子在五千文中,不止一次的表示無可奈何,不用說想老子的那個當年啦,就看現今,相信“道”的存在能有幾多人?老清雖說習道解道,畢竟還是“信不足”一族,但現在,對“希言”就是“少說話”的說法,老清已陷入“有不信”之中……

下一章的《道德經》,老子會用人的行為,來說明與“風雨不終朝日”相仿的認識實踐……

 

有一個小故事,一位老太太,不愛多說話,別人問她爲什麽,她回答說,聽人說,人活在世上說的話會有一個限度,一超過這個限度,人就該死了。少說話,可以長壽……

請思考:第二章中的“不言”與第十七章的“貴言”,與“希言”是否意思相同?

2012年10月26日星期五

人間有味是清歡

人間有味是清歡?忽然間的文雅,鎮住了桌上的“春盤”,蔥花凝固在甜麵醬,凍殭在唇邊。

這是重陽節假期在朋友家度假時,一個午餐上突現的場景,在主家老嫂子的口裡,吐出那七個字音後,我們四個老傢伙都愣住了。

老清如今是個“詩意失憶實已失”的下裡巴人,打油三兩句還行,陽春白雪必失聲。

話說在重陽節吹了一上午的海風,我們幾個“老北”突發神瘋,午餐要來個不合時宜的“春捲”。於是自力更生,有阿茂整餅的,有庖丁解雞的,很快蔥絲雞絲叉燒絲,粉絲銀絲白菜絲,餅入蒸籠菜上枱,人手一碟甜麵醬。

主家老嫂子是地道的香港人,莫名其妙地問,哪有春捲?

身為老北京的弟妹就取了一片餅皮,開始示範手捲春捲,並告訴老嫂子,這“春捲”是北方人在“立春”那天吃的應節食品,可惜今天沒有雞蛋……

“跟吃北京烤鴨一樣啊。”老嫂子望著弟妹手中的手捲,再看一桌子的這絲那絲,也捲了一個,一口咬了下去……

“記起了,書上說的民俗立春春盤,就是你們說的春捲啊。真不錯,真是人間有味是清歡……”老嫂子拋出個文雅來。

“雪沫乳花浮午琖,蓼茸蒿筍試春盤,人間有味是清歡。”大文人的詞啊,……

不用多說,我們幾個都記得這闋詞,都知道是誰寫的。畢竟都是讀中文的,靠墨汁長大,不是西方傳來的墨水。

老清可不是規矩人,在片刻的冷場後,指著放在一邊的報紙“虫二”版取笑說,“嫂子,我這個哥哥可有味啊……”

哄笑之後,就一邊吃,一邊聊開那位大文人的詩詞。

是啊, 世人皆說他是曠達的習道之人。

傳說在寫此詞的時候,枕著和風柳絮,喝著青梅黃酒,品嚐著茼蒿蘆筍野菜,盡興提筆而成。
多麼浪漫,多麼逍遙啊。山澗的溪流潺潺,林間的鳥啼鳴鳴,渾然忘我,心情清朗而澄淨。
好像這一刻,繁華喧囂的誘惑都無足輕重,好像這一瞬,紛紛擾擾的是非都煙消雲散,好像這一秒,愛恨離別的糾結都漸行漸遠。

只有清風、野菜和茶香。清歡,是啊, 事能知足心常愜,人到無求品自高。

且慢,老清心中說,從詞中,看到了這種曠達,感覺到了那種逍遙,但就那位大文人坎坷的人生來說,誰可曾看到他的消極?誰可感覺到他的無奈?

或許,這“清歡”應是一種“苦笑”。

都是習道者,有些是在高峰得悟,有些是在低潮得悟,老清不能在朋友暢談那清高骨風時唱反調,只能在心中默念。

2012年10月21日星期日

抱一,就是惟道是從《道德經散譯》22章

將《道德經》的21章解讀為老子在談對“道”的認識過程,已經是一種“顛覆”。按著這條“顛覆”路線,老清再對22章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解讀。
既然認為21章是認識過程,或說是悟道的程序過程,那接下來的22章講的核心就應該是原文的“抱一為天下式”,“式”就是“標準、準則”,也就是說22章試講認識過程中的準則。請看原文:

【22章原文】

曲則全,枉則直,窪則盈,敝則新。
少則,得;多則,惑。
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。
不自見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長。
夫惟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
古之所謂曲則全者,豈虛言哉?  誠,全而歸之。

(請注意老清的斷句法有所不同。)

【道德經散譯】22

局部的東西要以全局為認識準則,異常的表現要以正常為認識準則,缺陷的程度要以完美為認識準則,陳舊的程度要以全新為認識標準。

(老清解釋)
肯定有朋友會說,這是歪曲老子的意思。對於認為道家就是“委曲求全”的人,以消極態度處世的人,更會這樣認為。
不錯,這樣的解讀,這樣的翻譯跟坊間的流行解讀截然不同,因為是老清很自我的理解。是否歪曲了老子的原意,那是見仁見智的話題,誰也不能把老子請出來,做個評判。
與流行的解讀不同的,顯現在“則”字的理解上。
“則”有名詞、量詞、連詞三種詞義。
流行的解讀,大多將“則”當作連詞。也就是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。得出的譯文就不用再在這裡重複了,想探討的就是“曲枉洼敞”是否與“全直盈新”有必然的因果關係?是否就像“熱則脹,冷則縮”一樣的必然?
老清是從流行解讀開始讀《道德經》的,這些格言早以成為自己的處世座右銘。但在反復讀經參悟中,慢慢感覺到一種不是滋味的滋味,這不是滋味的感覺就是,現實中,“曲”與“全”不是什麽必然的因果關係,就“委曲求全”來說,關鍵是在那個“求”字上,是一種無奈,是一種不自然。
於是根據理解到此章“抱一為天下式”的核心論點,聯繫“式”就是準則法則的詞義,便改用“則”的名詞詞義來試解,便得出上面的譯法。
明眼的朋友可以看到,在六個“則”字裏,前四個在句子應是謂語動詞,這是古漢語的“以動”用法 。將“則”的名詞詞義“準則”變成“以動”用法,就是(主語)“以”(賓語)“為”“準則”的意思。
老清根據前章老子講“認識”,故在“準則”前加上“認識”二字。
在這樣的試譯後,眼前一亮,對“抱一為天下式”及“不爭”出現了嶄新的領悟。這是老清參悟道家哲理的一個進化過程,是否被朋友說成是“歪曲”,並不重要。

少些準則,在認識過程中就能有收獲;太多準則,難免會對人生產生迷惑。

(老清解釋)
這裡的兩個“則”後,老清在句讀上,加了逗號。其理由有二,其一,“得、惑”不是“少、多”的準則,而是“少則”與“多則”的結果。這是常識,準則愈少愈簡單,反之就是複雜。簡單的準則就會有所獲,複雜的準則必會有所惑。其二,根據此章尾,老子說“曲則全者”是“古之所謂”,其意就是說,前四句在老子那個年代,已經是流行格言了。那“少則,得;多則,惑”是老子的看法,得出下一句的“抱一”與“天下式”。

所以,聖人堅持用“道”這個自然法則,來作為認識及處理天下眾事的唯一準則。
(老清胡想:這個“是以”是“少則,得”的順推,少到只有“道”一個準則了,您說簡單不簡單?)

聖人抱一為天下式,如何才能做到?就是下面這四個“不”。
不用自己的主觀視點,所以看到更清楚,更明白;不用自己的主觀判斷,所以能夠得讓真相彰顯出來。
聖人是用“道”的視點,以“道”為準則,來認識、處理天下的事,按現代話可以說是客觀的視點,客觀的準則。
接下去,這種聖人不會自己誇耀自己,那功績會擺在那裡;聖人也不會自驕自傲,所以不斷地提高他們的修養。
本來嘛,功勞是“道”的指引,是自然規律的顯現,何需自己誇耀自己驕傲。

(老清亂思:自從開始在網上寫博客開始,就將道家哲理在文章裏戲說為“不學無術”,別誤會,是“不爭之學,無為之術”。前一段時間的散譯之文,將“無為”定義“無之為”,不同於流行的定義,在這章的“不”字局中,這四個“不”,將會引出老清對“不爭”的領悟。
流行的解讀,將這四“不”說成什麽,無需多寫,那是眾所周知的說法。老清提請各位考慮的是,在同一個章節,這四“不”與前句“聖人抱一為天下式”有無關係?而流行的解讀,是否與“抱一”相關?是否與“天下式”相關?)

只因聖人“不爭”,所以天下沒有人可以與他們(聖人)相爭。

(老清狂言)
不爭?不爭什麽?不與誰爭?
白馬非馬,聖人非人,這是一種詭辯術,但也是一種本質的探討。白馬是馬中的特殊,聖人是人中的特殊。
白馬必竟是馬,聖人畢竟是人,“爭”在人類社會中是生存的法則,道家的老祖宗提出“不爭”,難道是悖“道”?
有人說,兩千多年來,中國人把老子讀偏了,這話有些道理,但老清不這樣認為。但對“不爭”來講,的確在流行的解讀下,有很大的悖道可能。
從老清對四個“不”句的解讀,可以得出“不爭”不是“與世無爭”,而是在“爭”的過程中惟道是從,不與“道”相爭。
故此老清在此狂妄地提出自己給“不爭”的定義:“不爭是不與道相爭”,這就是“聖人抱一”的原則。

古人傳下來的“曲則全”這些格言,怎麼會是空話呢?相信吧,在這些認識準則下,可以得回全面些的認識。

老清想,聖人的境界是很難達到的,不過作為凡人俗人,若能在認識過程中以“全、直、盈、新”為認識的準則,即使不能達到“抱一”,也可以爭取少出現些“以偏概全”的誤解偽識。

哈哈,此文超過2000字,有違自己千字的設想。自己讀博友的博文,篇幅太長,真是好難消化,以後會肢解,保持千字左右,或更少些。


2012年10月17日星期三

《道德經》21章,在老清眼中是重要的一章,主要的原因是從這章裏摸到了“悟”的門檻。

1、“道之為物,惟恍惟惚”,恍與惚是發生在人的心理感受中。可能是主動的思維推理,也可能是無意間的心靈顯現。但重要的是出現在不同的具體的每一個“自我”腦海中。所以,“悟”是很自我的認識。

2、“悟”,看字是“心”“吾”,創字者也是瞭解“悟”的自我性。每一個“自我”都有獨特的經歷,不同的能力,而且站在不平等的某一個生活層次中。這決定了所“悟”之“道”不完全相同。

3、傳說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。為何從古至今,就只有佛祖一人在菩提樹下得以悟道呢?其實,那可能只是一個巧合。佛家所謂的頓悟,也就是遇到一個契機,抓到這個契機,才能將平時積累的領悟,來一個質變,這就是頓悟,想必佛祖就是抓到了那個契機吧。

4、牛頓蘋果樹下,也是一個頓悟,但那是在積累了一定領悟之後才在蘋果掉下來的這個契機出現時,在領悟的量變基礎上,抓住這個契機,使他那思考多年的理論得到發展。別說那不是“道”,萬有引力定律就是牛頓捕捉到的自然規律,自然就是“道”,當然只是道中的一個層次。

5、若是現在,您去找一個人來,讓他到那些從牛頓故鄉移植過來的蘋果樹下,您覺得,他們有可能領悟到什麼嗎?老清的回答是,對於一個平日積累了大量領悟的人,是有可能悟到些自然規律的。因為那只是一個契機,產生心靈顯現的契機。

6、心靈顯現,或許就是人們說的靈感,但又有別于文學創作的那種靈感,抓住這個心靈顯現,就有可能達到對“道”的頓悟。用不著多說,刻意地尋找,靈感是不會出現的,這裏沒有“理”可講,只能靠自己的瞬間聯想。魯班被植物割傷了,就有聯想產生,創造出鋸;……

老清在幾十年的參悟中,反復在益於損的迴圈中,不敢說悟出真諦,只不過摸到了門檻。或許餘下的生命不會有甚麼驚喜,得不到那“頓悟”,但嚮往著“朝聞夕死”……

2012年10月16日星期二

摸頂失敗後的檢討

國慶假後,一開市,就徹底宣佈老清的摸頂計劃失敗,宣佈老清所持的波浪走勢看法失敗。做了幾天鴕鳥,思考失敗的原因,是自己的訊號系統出現了問題。

老清對失敗已經是家常便飯了,在“賭”來說,贏,就是運氣好,輸,是方法錯。如果反過來,把輸的原因歸於運氣,那就是錯上加錯了。
幾天的檢討發現,這次訊號系統的問題是股市國家隊在高位入市有關。9月尾,在國內股市炒作,沒有什麽不妥,低位上入市收集是正常的,但上周來了個時間差,跑到香港來入貨,這在高位上的炒作,卻給人一種不正常的感覺。
自己的訊號系統適應不了這種不正常變化,說明還存在著問題,有待與策略性揸沽相融和,及波浪圖的配合。

自從 87 股災之後,老清就開始利用空餘時間探討買賣股票的知識,但從來沒有真金白銀地做過投資或投機。只是當作一種磨練大腦的遊戲。
看到周圍那些炒股票的朋友大多損手,正像人說的十賭九輸。老清不敢說能戰勝貪念,也不敢說有能力掌控恐懼,所以一直處於岸邊觀浪,紙上談兵的階段。
退休後,才膽粗粗地開始用蚊型的資金,玩玩恒指牛熊證。這次的摸頂失敗,結束了第一階段的市場歷練,輸掉那蚊型資金,只能是當交學費。
“千金散去還複來”的豪情,早不在老清身上了,不過下一筆蚊型資金還是要投入,第一段歷練是熟悉環境,下一段的歷練就是要戰勝自己,也可以說是
玩“克服”,克制貪念和恐懼。

訊號系統在上週五才遲緩地發出向上,但處於近期高位,只能等待頂位的轉向,現今在21200拉鋸,難以估量後市國家隊的下一招,只有以看為主了。

2012年10月14日星期日

道的認識過程【道德經解讀】21-2

前文的說,21章的核心不是講道與德的關係,而是繼續在講道的問題。這章是老子在講對道認識、領悟、掌握的過程。

在散譯一文中,老清的領悟可以說是一種顛覆,但不認為是對《道德經》的顛覆,只是對流行解讀的顛覆,同時也是對老清初段理解的一個顛覆。這個顛覆主要在兩個方面:1、將“惚兮恍兮、恍兮惚兮、竊兮冥兮”解讀為人的心理感受過程;2、道的“象”與“物”,是心理感受過程中的自我領悟,並非同一,並非真實。

在這種解讀下,與那些咬牙切齒地肯定道中有象,道中有物的流行解讀背道而馳,而得出的是需要掌握的不是道的“象”也不是“物”,應該是那個“精”。

回顧一下在散譯中老清的文字,那是三個不同的認識過程。
“惚兮恍兮”,是通過事物產生哲理的過程。這是一個近似“歸納法”的認識過程。
“恍兮惚兮”,是通過哲理發現事物的過程。這是一個近似“演繹法”的認識過程。
這兩個認識過程,可以說每天都在發生,包括自己的認識,也有他人認識的啓發或分享,反反復複,日復一日,為學日益也。
“竊兮冥兮”,是在那些不可勝數的認識積累中,尋找探索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。這是一個近似“抽象”的認識過程,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正確認識。正所謂為道日損也。

此章尾句,老子所說的“以此”,在這樣的解讀下,就是“以這種對道認識過程中得到的那個精”。

下一章那些格言式的文字,正是陳述“事”到“理”,“理”到“事”再抽象的自然規律之上。

老清一直認為,對《道德經》之類的古漢語經典,領悟到的哲理應該可以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,並在實踐中繼續加深領悟。那些對自己人生道路上關聯不大的學問,還是敬而遠之的好。

“道”是一種自然規律,不是精神類,也不是物質類。

2012年10月13日星期六

德 非道德《道德經解讀》21-1

《道德經》21章起句“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”,很清楚,老子是把道與德分開來講的。也就是說,並不是在講我們現在說說的“道德”。

現在的年輕人,特別是在香港的年輕人,對國學並不重視,問起《道德經》來,都撇不開現今“道德”這個詞的概念。“道教的道德”、“古人的道德”等等的猜測,有的年輕朋友的確讀過,作出“道是道理,德是道德”的解說。

“德就是道德”這種說法老清並不贊同。
按老清的理解,現在我們說的道德,是一種社會規範,其內容隨不同的年代,不同的人群環境而改變。老子文中的“德”應該是指一種思想品質或思想境界,換句話說,就是一個人如何看世界,如何走人生路。
我們不能閉上眼睛去說,社會規範的道德是“惟道是從”,那畢竟是人為的。從老子後面“德經”的內容看,絕不是什麽社會的規範,如果按當時的社會規範道德講,那老子的論述就是“缺德”。
但作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或境界來講,那不是人為制定的某某某,不“惟道是從”就一定看錯方向走錯路。

有學者說,“德,得也。”老清不反對,但那個“得”,只是思想境界在“惟道是從”中得出的過程。
從這個“得”的通假解釋上,老清才領悟到,《道德經》下篇講的是如何“惟道是從”,從簡單的現象上講,從用兵講,從治國講……不過那是後話。

有學者說,本章起句就是本章的核心,老清不同意。這章核心仍是在講什麽是道,而非講道與德的關係,只不過是用“德”要“惟道是從”來做個引子。

2012年10月11日星期四

道之精華【道德經散譯】21

《道德經》就是講“道”講“德”,兩者之間的關係,老子在21章提了出來。請看21章原文:

  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。道之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;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,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,以閱眾甫。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?以此。

【道德經散譯】21

“大德”的內容,是由“道”所決定的。
這是老子給出的一個命題,強調了後面所說的“德”,不是你我他說了就算的,也不是那些真假聖人的言談語錄能定的。惟道是從,就是只遵循“道”,不考慮那些某某人劃下的條條框框。
那“道”到底是什麽東西?

“道”這個東西,只是人“恍”與“惚”的心理感受。
老清沒有將“恍惚”當作一個連綿詞來解讀,既然老子在14章說“無物之象,是謂惚恍”,那肯定不是解釋為“神志不清”或“精神不集中”的“恍惚”。很多解老者都留意了這個問題,老清這裡別出心裁地解讀為兩個心理感受(或感覺)。
“恍”,從“心”從“光”,應該是心靈中一絲光明而產生的心理感受。
“惚”,從“心”從“忽”,應該是心靈中閃過事物而產生的心理感受。
老子應該是說,“道”這個東西,要在心靈裏去感受。
這就牽扯了唯心唯物的哲學課題了。

在一閃而過的事物後,感覺到一絲光明,這樣的心理感受,出現“道”的意象;在一絲光明中,又有事物閃過,這樣的心理感受,出現“道”的形體。
老清的聯想力夠強大吧,否則也不會這樣去解讀“道”。
爲什麽說道要來“悟”的,這就是因為那是一種心理感受。而這心理感受是“事物”與“光明”相互作用下產生的。(“光明”就是對哲理的“悟”)
惚兮恍兮,悟到道的意象,恍兮惚兮,悟到道的形體(更正確的應該是“軌跡”)
這樣的解讀是否又陷入唯心論?別急,老子還有下文的“精”。

在這(意象與形體)深遠且迷昧之中,其中就有“道”的精華;這精華是真實的,這精華是可以驗證的。
不錯,這個“精”才是真實的存在,它不是心理感受到的意象與形體,而是客觀得不能再客觀的存在,而且是經得起驗證的東西。這個東西,不是物質,也不是精神,而是一種自然規律。
早在上山下鄉那個年代的老清(應該叫小清),背景離鄉,在黃土高原的窯洞里,沉迷在文學與哲學之中。
知識青年好憑空討論。“唯心也好,唯物也好,都是人的認識方法,而哲學應該探討的是物質與精神之間的關係,而不是從那個方面入手。”這是當時老清的理論,說服不了別人,別人也說服不了自己。
畢竟當時年輕,不知社會的險惡。一個反對唯物主義的帽子無緣無故地帶到頭上,黑五類子女,能說什麼?好在檢討及時……
離題了。但在現今解老者糾纏在老子所說道的“象”與“物”上,而忽視了這章裏老子強調的道之“精”,不免多嘴提提。

從當今上溯到古代,道的名字都沒有消失,人們並依據它,觀察萬物的初始與發展。
為甚麼“道”這個概念沒有消失?因為它是就像老子說的“甚真”、“有信”,而這指的應該不是那“象與物”,而是那個“精”,就是老清理解為“自然規律”的道之精,只有自然規律才能引導人們去觀察萬物,包括人類自身,也包括人類獨有的精神思維。
老清不從本源論來理解“道”,就是老子的古文文字,會使人將“道”理解為是宇宙的本源。老清不能用理論來否定這種理解,但也沒有使老清信服“道”是宇宙本源之說。所以,老清對“道”領悟只局限在“自然規律”這個範圍內。

我怎麼能知道萬事萬物發展的情況呢?就是以這樣對“道”的認識。
老清想,換句話說,此“此”就是道之精——自然規律。

回到此章開頭,“德”的內容,惟道是從,也就是由自然規律所決定,而非由掌權者或什麽聖人來畫條條框框。

《道德經》一章、四章、十四章、本章和二十五章,大家都認為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——道的性質問題的重要篇章。
老清不否定這些說法,但愚認為,在宇宙科學探討的今天階段,將這個“核心”引人本源論的範疇,會陷入一個困局。而《道德經》的真正精華,是為人指出“道法自然”之道。

此章老清別出心裁的解讀,只是自我的領悟,或許又是好玩而已。

2012年10月6日星期六

說說“我”與“吾”及境界

在上文的題目裏,特意將“我”字加了個引號。其意就是提請各位看官注意,在老子的《道德經》中,使用第一人稱時,是有區別的,這個區別就表現在“我”與“吾”的交替使用上。

可能又有朋友會說,老清再次咬文嚼字,不管是“我”還是“吾”都是第一人稱代詞,有何區別?老清初讀《道德經》時也是這樣以為,但讀了幾年後,感覺到這“我”好像不是老子的自稱。而對“吾”的使用,則沒有這樣的感覺。

“功成事遂,百姓皆謂我自然。”(17章)這裏的“我”肯定不是老子自稱,而是指悟道之人。

“使我介然有知,行于大道,唯施是畏。”(53章)這裏的“我”有點老子自稱的味道,但聯繫該章後面對人之道行為的描述,以對比的形式陳述,意思同20章中完全一樣,這個“我”不僅僅是老子的自稱,而是指的一些人,有同樣境界的人,或許也可以說是悟道之人吧。

“天下皆謂我道大”,“我有三寶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。”(67章)及“夫唯無知,是以不我知。知我者希,則我者貴。”(70章)這些“我”,根本不能解釋為老子自稱,在反復領悟下,甚至可以說是“道”的另一個名稱。

反過來看老子使用“吾”時,就完全像是老子在說自己的話。如“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?”(13章)雖然有“我們”之意,但仍是第一人稱。感覺不到有同第一人稱不吻合。再如“吾不知誰之子,象帝之先。”(4章)這個“吾”完全是老子的自稱。

比較特殊的是在42章與70章中,出現“我”與“吾”同時使用。“吾言甚易知,甚易行。”(70章)這個“吾言”應該是“我說的”之意,就是第一人稱代詞,而同一章“夫唯無知,是以不我知。知我者希,則我者貴。”中的幾個“我”則有代指“道”的意思。

請原諒老清在此好像是教語文的,(雖然曾經教過幾年中學語文,但那是驢年貓月的事了),但這個看似不很重要的語義區別,老清卻覺得是老子在刻意表達習道者要提高“境界”。

不錯,老子活著的時候,應該不知道“境界”是什麼東東,那是後來佛教傳過來的詞語。但是,老清以為,學西方哲學也好,學國學哲理也好,需要的不是“理”想,而是聯想。否則就出不了那個牛角尖,(或者說是象牙塔,不過象牙現在是受保護的)。

在這裏,老清就是通過“聯想”,(現在的電腦是聯想牌),表達自己的聯想。老子文中的“我”是天人合一境界的,按2/8理論,就是2中的2/8再2/8,是那些“上智下愚”的上中之上。而“吾”則只是與眾人談論道的老子自我。

在老清的“自我中心論”中,“我”是一種“大我、超我”的境界,而“吾”只是“自我”的境界。對不起,老清沒準備在這裏陳述自己的“自我中心論”,誰都有一些不想讓人知的底褲(褲衩子或內褲)啊……

著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大師,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時于蘇州與世長辭,享年95歲!南師的著作是老清兩大導師之一,另一位是年前去世的季羨林大師。一南一北兩位大師的著作,給了老清很多啟發。季羨林的“四個和諧”就是老清理解天人合一的啟蒙藍圖;南懷瑾的“三學互參”也是老清自學的方向。

南師怎麼看人生的高等境界?請看南師的這兩句,或許可以看做是對聯吧:

佛為心,道為骨,儒為表,大度看世界。

技在手,能在身,思在腦,從容過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