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3月30日星期五

“無與有”是虛非實

在上篇文字《以我觀道》的留言中,大海龜君用四葉草的故事說明,人需要有“好奇之心、謙虛之心和尋根究底之心”。
老清很贊同這種看法,下面要說的《道德經》首章第四段中,就是強調好奇心(玄)及尋根探秘之心(玄之又玄)。

胡說 【微博拾趣001】

老清終於開通了新浪微博,這幾天都在微博裏轉悠兩小時,早上一小時,晚酒後一小時,沒織圍脖,只是觀賞……

瘋畫         3104

今朝在微博見一故事,名為“胡說”~~~~~~~

2012年3月28日星期三

我愛的……【不是詩】

老清喜歡詩,詩言志嗎!?哈哈,詩:寺廟傍邊的言語;志:士兵在下面的心裡話。

Picture

今天,請看老清舊日的【不是詩】,題目是“我愛的” 。

希望您讀不懂……

2012年3月25日星期日

以我觀物

許多時候,語言文字都跟不上思想,或者說語言文字無法完全反映筆者的想法,可能這就是寫解讀與感悟的困境所在吧。
今天這篇文章一拖再拖,但現今貼出的,自己仍不很滿意。
先對上文留下的問題,說說老清的想法吧。

2012年3月23日星期五

人生的領悟

或許,這就是人生……簡寫,不停地奔走,為了什麽??http://s3.sinaimg.cn/middle/71dffc4fgbb9e55de7f62&690

為財,見錢眼開……哈哈http://s12.sinaimg.cn/middle/71dffc4fgbb9e443b4fcb&690

請把鼠標放在到圖上,會給您驚喜,還可以看到堅韌不屈……

好玩嗎?老清想,這三張動畫,能使您得到對人生的領悟嗎?

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

熙來薄己厚重慶,國家為何薄熙來。

看問題,已知老清此文為何而瘋吧,褒熙來,貶國家……

15/3薄熙來被免職下課,這是預料之中的事,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這樣……

2012年3月21日星期三

打油詩

江上一籠統,
井上黑窟籠。
黃狗身上白,
白狗身上腫。

這首名為《雪詩》的詩,即無“雪”字在詩中,且不能稱其為詩。不過這位作者就因為這20個字,大大有名啦,他叫什麽?哈哈,打油詩的打油,就是他的名。

2012年3月15日星期四

泰初有無,無有無名

此文的題目是出自《莊子-天地》,老清先不說其中的意思,借此“有、無”來先說說對《道德經》的第一章第二句的解讀。004

2012年3月13日星期二

糖與糧

唐可堂,非長糖;梁可樑,非長糧。qqbiaoqing08

2012年3月12日星期一

道德之瘋怨

看過“道德經”的和沒看過的人,都知道一個詞“道德”。
那什麼是“道”?具體的解釋,可能老子的解釋也不能使人滿意。
老清(瘋)想,按現代的哲學話講,或許叫意識形態吧。

就道論道,就會越論越糊塗

老清覺得,《道德經》的開篇12個字,就是如何解讀《道德經》的序言,也可以說是說明書。

為甚麼這樣說?請看老清的解讀……

2012年3月9日星期五

常恒與可非

前文說過,“道”的最初概念不是老子提出的。但是,《道德經》論道是老子對當時已存在的概念提出了革命性的新見解。

昨文的第一章“散譯”,老清特別提到“觀其妙”及“觀其徼”。如果我們說老子的“道”,是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,那就是源於老子對自然界細緻入微的觀察,加上一種類似神秘的聯想靈覺而得到的。

2012年3月8日星期四

玄之又玄 (道德經第一章散譯)

話說老子爲了西遊成功,無可奈何地寫下五千字,當作過關的買路錢。沒想到,千余年之後,竟遭到白居易的熱嘲冷諷。

“言者不知智者黙,此語吾聞於老君;若道老君是智者, 緣何自著五千文?”   

其實,白居易問得好,可老子的確是智者,《道德經》寫得很巧妙,一開篇,就先來個免責聲明,請看……

舒卷有餘情

添字采桑子

李清照

窗前誰種芭蕉樹?陰滿中庭;
陰滿中庭,葉葉心心、舒卷有餘情。

傷心枕上三更雨,點滴霖霪;
點滴霖霪,愁損北人、不慣起來聽!

人見樹陰翠葉,何知地下之根

舒卷有餘情,聲盡有餘清,傷心枕上雨,煩怨鎖根庭。

【老清讀李清照此詞的怨歎】

2012年3月7日星期三

古文的文句迷籠

道可道,非常道。     就是不可道,不可說。因為講出來的就不是常道了。

道,可道非,常道。   就是常道可以說出“非”。不能指出缺陷、錯誤、悖論的,不是常道。

道可,道非,常道。    就是常道也有錯的地方。對與錯,可與非,那是人的標準。

各位,老子真可謂天下第一,連寫文章都是多情脈脈……您在上面三情裏,覺得哪一個更有情?

淺情終似,行雲無定

兩面人,請細觀

可以看出兩個人面嗎?

《少年游》
晏幾道(北宋)詞人

離多最是,東西流水。
終解兩相逢。
淺情終似,行雲無定,
猶到夢魂中。

可憐人意,薄于雲水,
佳會更難重。
細想從來,斷腸多處,
不與者番同。

   

2012年3月6日星期二

解讀靠自我

老清在自己的博裏一直在說什麽道家哲理,相信各位朋友都看膩啦,那麼在這新的段落裏,就換一個切入點,說說老清是如何解讀道家的創始作《道德經》吧。

先說說老子的《道德經》是一本甚麼樣的書吧。
老清近20年來,反反復複地讀著這本小書,雖然不像那些道教的牛鼻子每天唱詠,可也每天都少不了讀上幾章。
反反復複的閱讀,每天都有新的領悟,而這些領悟也是反反復複,今天否定了昨天,明天又否定了今天。
在這否定再否定的反復之中,老清感覺到,《道德經》這本小書是可以給人無限啟迪的著作,更可以說是一本探索人類心靈的書,也可以說是一本探尋快樂幸福根源的尋寶圖。

在兩千五百年的浩瀚文字中,《道德經》被一些墨客稱為“三玄”之一,迷霧重重,玄之又玄。在西方文化攻入華夏大地後,《道德經》又被一些不堪認輸的“龍子”冠上中國古代哲學的桂冠。
老清想, 這本書本應寫在今天,可老子寫早了兩千五百多年。
結果招來太多的文人學者及個別帝王的參與解讀,把一本其實並不難讀的書,搞得迷霧重重,玄之又玄。
哲學家的桂冠,是遲來的春天,在春秋時代的天,沒有哲學。

老清想,兩千五百年來,那些大人物的解讀,就好像是旅行團的導遊,有意也好,無意也好,他們總是在老子家的大門外,留下兩三句“可非可非 不可不可”, 然後影張團體像,就帶著遊客繞過老子家的圍牆,到遠處的大山上,瞭望老子院子裏的炊煙;或經過老子家的大門不入,卻去攀爬那迷霧中陡峭的絕壁。
其結果呢?遊客無所獲,或所獲甚少,而老子院子裏的美妙的園林,還靜靜地呆在那裏,默默地看著門前來來往往的遊客,自歎“吾言甚易知也,甚易行也;而人莫之能知也,……”。

老清想,如果老子今天才寫出這本小書,沒人會送上哲學家的桂冠。就像沒人說《聖經》是哲學一樣。
老子的《道德經》在今天的“哲學家”眼中,真好像是一個獨特的哲學體系,有主體論,有認識論,……那是哲學家的做學問,特別是中國的那些抱著“西方有,中國不能無”心結的龍子龍孫。

按漢字的“哲”講,就是“智慧”,所以“哲理”就是含有智慧的道理。這就是老清一直用“哲理”來敘述道家的原因。當然,老清不否認老子及其後繼者對“哲學”的探討成績,也不否認中國古代也有“哲學”,只不過老清不僅僅從“哲學”的角度去解讀《道德經》,更重要的是在解讀中,領悟自我之道,探索人類心靈,探尋快樂幸福根源。

“道”,不是老子提出的,早在老子前千餘年就流傳在炎黃子孫的口中。老子是在被迫的情況下寫出《道德經》的。所以,《道德經》是老子對“道”的自我解釋,也就是老子對流傳中的“道”,講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。所以,一開篇就是“道可道非常道……”。
後人的莊子,韓愈,葛洪,王弼等等以及現今的文人墨客,他們的解讀也只能說是他們的自我解釋,對《道德經》講出他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。

如果各位同意上述老清的看法,解讀《道德經》首要的問題是自我,將自己當做天下第一的老子,想想如果這些語句是自己寫出的,會表達自己什麽樣的意念。
解讀《道德經》的第二個問題是交友,幻想老子就在你面前,是你的忘世之交,是你的老師。再幻想那些你能接觸到解老著作的作者,是你的同學……
但最根本的問題是,解讀後的領悟,使自己得到的是在社會的大醬缸中,生活得真的快樂逍遙。

(此文乃老清“自我中心論”中的一個片段,明天談解讀《道德經》的字句問題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