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3月25日星期日

以我觀物

許多時候,語言文字都跟不上思想,或者說語言文字無法完全反映筆者的想法,可能這就是寫解讀與感悟的困境所在吧。
今天這篇文章一拖再拖,但現今貼出的,自己仍不很滿意。
先對上文留下的問題,說說老清的想法吧。

老清覺得,老子對“無”與“有”的定義,很容易使人得出“無中生有”的解讀,但在後文,我們見到老子提及“有無相生”的理念,並將此理念與“難易相成”,“長短相形”等排列在一起,都是人的思辨得出的理念。
這些理念是一組組的對立體,是同時的存在,沒有先後次序。而且都是人的思維中的,並非物質實體。所以,老子的寫法是一種對稱的文字,關鍵是“始”與“母”。“始”,也就是起源。對於起源的問題,不要說老子那個年代啦,就算現今,都是人類的未知。“無”不是不存在,只是未知的存在。“母”,也就是母體。對於母體的問題,我們可以解讀為人類觀察到的實體存在,可以說是已知的存在。

下面說說第一章第三段的解讀吧。

【解讀《道德經》01-3】

《老子》首章第三段王弼本作:

故常無欲,以觀其妙;常有欲,以觀其徼。

宋人司馬光、王安石、蘇轍等則以“常無”、“常有”為讀,即:

       故常無,欲以觀其妙;常有,欲以觀其徼。

《莊子·天下》篇:“老聃聞其風而悅之,建之以常無有。”老清現在以為,“常無有”,就是“常有”“常無”,所以按自己的邏輯思路,解讀此段選用後者的斷句。

妙:通妙,微妙的意思。按老清對“無”是未知的存在之定義,“妙”就是未知存在的微妙。
徼(jiao):邊際、邊界。按老清對“有”是已知的存在之定義,“徼”就是已知存在的範圍。

這段就是老子在對“無”與“有”有所定義後,提出如何去觀察認識“無”與“有”。
在散譯一文,老清已寫了自己的理解,在這裡只想強調一下,老清理解此段是老子在“道名”、“無與有”之後提及如何去觀察認識“無與有”,這是領悟“道”的第一步,可以說是“以我觀物”。(後面的幾步將是“觀物覓道”“道物同在”“以道觀物”。)

老清的“自我中心”正是基於老子這兩句的領悟。
人類中的每一個成員,都是一個自我。
哇哇落地的嬰兒,對客觀的物質存在,可以說是無知,其實應該說是未知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對客觀的物質存在,認識越來越多,那麼他的自我中,不斷地將未知變成了已知。
這個成長的過程就是老子所說的“為學日益”。

為學日益,就是通過自己實踐,接受教育,使自我的知識不斷地擴充。
只有掌握知識,才能使自我在社會上立足,才能為社會出力。
但是,知識掌握的多少,只是自我能力的一個因素,更大的自我能力表現在智慧上。

對於自我的智慧來說,在求學階段,那些書本知識,本身就是前人留下的智慧。但學校的教育只不過停留在只需知道1+1=2, 不需要探討為甚麼1+1=2。
老清在國內時是當教師的,對於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有過分析,肯動腦筋去問為甚麼的學生,可以舉一反三的學生,他們的學習能力就高,反之,學習能力就比較低。
比如有一個學生,記憶力很好,也很刻苦,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,但在高考中卻名落孫山,原因不是緊張,而是面對變化的考題,沒有變通的能力。另一位學生,平時愛耍小聰明,常會對課本的知識問些為甚麼,成績只屬中上,高考成績只能達到錄取線,可數學化學的成績幾乎得到滿分,只是需要死記硬背的英語不合格,拉低了總分。

問多幾個為甚麼,並找出自己滿意的答案,此時,自我的智慧就會提高一步。
觀其妙,就是對未知的存在提出為甚麼,觀其繳,就是在已知存在中,用提出為甚麼來找到內中的未知。
問為甚麼的是自我的知識追求需要,這就是“以我觀物”,觀未知存在的“妙”,觀已知存在的“徼”。

老清說,應該試圖用自己的思路解讀《道德經》,就是將《道德經》以及先賢的解讀,都當作是“物”,對不理解的要問為甚麼,對理解的也要問為甚麼,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解,引發自我的領悟。
如果只是照搬別人的解讀,那就沒意思了,即使是《道德經》本身,也不可盲從。我們不能一味地跪倒在老子的面前,要的是爬上老子這位巨人的肩上,觀悟道的精彩思想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