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3月9日星期五

常恒與可非

前文說過,“道”的最初概念不是老子提出的。但是,《道德經》論道是老子對當時已存在的概念提出了革命性的新見解。

昨文的第一章“散譯”,老清特別提到“觀其妙”及“觀其徼”。如果我們說老子的“道”,是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,那就是源於老子對自然界細緻入微的觀察,加上一種類似神秘的聯想靈覺而得到的。

 

我們解讀《道德經》,同樣也應該是“觀其妙,觀其徼”。對“無”的妙,就是那些“玄之又玄”的語句,就要用聯想靈覺,也就是將抽象的概念加上具體事務的聯想。對“有”的徼,就是那些可理解的語句,就要使用細緻入微的辨解,按老子的邏輯思路去解讀。

老清想,解讀《道德經》,領悟老子的“道”,不是拿來解釋我們的現實生活,而是用我們的現實生活經驗來解讀老子的哲理。轉過了講,領悟哲理的功夫不是為了標榜,而是為了自我的人生更清醒、更豐富、更豁達!

現實生活經驗,是每個人都不同的,而《道德經》裏面的哲理,涵義博大精深,不論你從哪一個視角去領悟,都會有收穫。你可以從歷史的角度去領悟,也可以從文學的角度;你可以當作兵書,也可以當作醫書;你可以用之於商業管理,也可以用之於自我養生……

所以,老清在前文提出,解讀《道德經》要靠自我,靠自我的社會經驗,靠自我的聯想靈覺,靠自我對文句的理解。不論那些解老、治老者的身份如何高貴,他們的見解只是參考。

道可道非常道,老清的解讀是自我的,對各位朋友來說,也只不過是一個參考。那就言歸正傳,道出老清對第一章前12個字的解讀吧。請注意,“非常道”,就連老清自己也在不停的否定再否定。

【解讀《道德經》01-1】

“常道”、“常名”有些版本以“恒”代“常”,其義近同。
據說,漢代時,因避孝文帝劉恒之諱,改“恒”字為“常”。

對於“道可道非常道,名可名非常名”這開篇12字,傳統的解釋已在“散譯”中提及,或許這種字句理解是主流。但老子為甚麼會這樣說呢?(觀其妙與徼,就要提出問題,能自己回答出來,那才是真正理解,這是老清解讀任何文章都會做的。)

王弼注:“可道之道,可名之名,指事造形,非其常也。故不可道,不可名也。”這就是主流的解讀。按這主流解讀,可以理解為“道”是永恒常存的,故只能對具體的事物道可道,但對被視為哲學最高範疇的“常道”是不可道的。

好,我們承認這種主流解讀是可取的,但我們追問一句,如果按老子這樣的邏輯思維方式,就是說,“常道”是會變化的,根據不同的時間,空間,出現在不同事物之形上,會有不同的表現。這變化,是否與常恒存在悖論?

(今天狀態欠佳,此文寫了近兩小時,還是將這個問題留下,請各位先想想,請參看《古文的文句疑惑》一文的三種不同的斷句,老清的解讀只好明天補齊吧。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