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3月30日星期五

“無與有”是虛非實

在上篇文字《以我觀道》的留言中,大海龜君用四葉草的故事說明,人需要有“好奇之心、謙虛之心和尋根究底之心”。
老清很贊同這種看法,下面要說的《道德經》首章第四段中,就是強調好奇心(玄)及尋根探秘之心(玄之又玄)。

 

【解讀《道德經》01-4】

《道德經》首章第四段:“此兩者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,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”。斷句方面沒有什麽不同,不過在“兩者”謂何?先賢解老學者見解不一。

王弼注:“‘兩者’,‘始’與‘母’也。”
河上公注:“‘兩者’,謂‘有欲’‘無欲’也。”
范應元注:“‘兩者’,‘常無’與‘常有’也。”
王安石注:“‘兩者’,‘有’、‘無’之道,而同出於道也。”
老清自己是選用“常無”與“常有”的解讀,用於區分現今我們理解的“有與無”

“同出、異名”的解讀,老清或許有些標新立異,在“散譯”中,老清用“同時出現,名字不同”來翻譯,但問題是,如果我們將主語“此兩者”定為“無”與“有”,那麼,它們出現在何處?是實是虛?

老清請各位看官別笑這個糊塗的問題,在老清讀過的解老著作都沒有先賢解答這個疑問,好像這個問題不存在一樣。
但是老清近幾年感悟到的一個重要問題,這就是人對自然的認識,主導的是人,抑或自然?
不是老清硬要用上咬文嚼字的功夫在這裏牽強附會,而是在《道德經》這首章的“說明書”中,解答出這個問題才能得到全書的解讀領悟的方法。有關這一點,老清不指望讓大家信服,只是說說自己的看法。

“無”與“有”同時出現的地方,不是在天上,也不是在地下,它們是出現在人的“腦”中,是虛非實。而它們的名字,也是人給出的,“異名”就是因為人,只有人才有思辨的能力,通過名異,標誌出它們的不同。

這樣的回答,正是延續前文老清給出的定義:“無”,不知道的存在;“有”,知道的存在。這知道與不知道,都是在人的思維思辨工具——大腦中才有的。

也只有這“無”與“有”是在人的大腦中出現的思辨,所以才會使老子講出“同謂之玄”。那這個“玄”,可以理解為神奇,奇妙,也就是人對自然的探討興趣。在這樣的解讀下,這個“玄”並不是不可被人類解答的什麽神靈,而只是引起人類關注的自然界神奇的表面。
換句話說,不是那自然界裏有什麽神奇,而是人對自然界里的萬物感覺到神奇。

在這樣理解“玄”後,那“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”就可以易於理解了。老子或許就是這個意思:經過人類不斷的探討不知道的存在,不斷的探討知道的存在内裏的奧妙,(即“觀其妙,觀其徼”的過程),就可以打開“眾妙之門”,使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日益加深。

【第一章小結】

《道德經》這本小書可以說是深刻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,也可以說是迷惑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。
自韓非子的《解老》、《喻老》至今,據說僅國內的《道德經》譯注本就不下千種。但到今天為止,可以說哪一個譯注本都沒能得到確認,也沒辦法得到這種確認。誰能講出老子在說些什麼?除非是老子重生。

在現今人們的思想觀念中,普遍存在著老子的思想是反對仁義智慧,反對發展進步,主張消極被動、無所作為、甘守懦弱、逆來順受、保守倒退的觀點。
有些嘲笑的話講《道德經》:“有為不如無為,有用不如無用,活著不如死了。”因此,在強調“有為”的社會裏,很少有人去讀《道德經》。

老清多年修習道家的哲理,首先是從《道德經》開始,而這第一章,老清就引為解讀全文的嚮導,這就是“無與有”。
因為老清是以自我中心的角度去解讀《道德經》及其他著名的道家著作,目的就是在探尋自然奧妙的過程中,領悟“無為逍遙”的人生真諦。
從第一章的散譯與解讀中,各位可以看出,老清認為老子講解的“道”與“易”之“三易”一樣,具有簡易,不易(變),變易的特點。而且老子的講解是從“虛”到“實”,從“理”到“用”,或許這就是老子的思維邏輯。
所以,在其他章次的解讀,都應該以第一章的“觀”“無與有”的“妙與徼”,不斷地“玄之又玄”,才能得到自己的領悟。
當然,不同的人,有著不同的自我中心,會從不同的角度,不同的領域去解讀。老清自己就是放棄哲學理論的角度,如“道”的發生論,而是從自我思維的角度去解讀,就自我心理如何得到“逍遙”的問題,展開對“玄”的追逐探討。
所以老清的解讀,是很自我的,不是像教師一樣去講解老子在說什麽,而是向有緣來到小博的朋友訴說,我老清在讀《道德經》時明白了什麽。

以後的文章,老清不會按照章次的次序,貼上散譯與解讀,只會貼出一部份領悟較深的章節。雖說,“散譯”老清寫了83篇,都有成稿,但只是“孤花自賞”性質的草稿,不會全部貼出,而且在不斷地加深認識,還要不斷地修改。如有朋友希望與老清討論某一章節,可留言,老清願意就那一章貼出老清的散譯與解讀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