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4年2月1日星期六

貴以賤為本 【道德經散議】39-2

講過“得一”與“失一”後,老子提出得到“和諧”環境的根本要求。

故貴以賤為本,高以下為基。是以侯王自稱孤、寡、不谷。此非以賤為本邪?非乎?故至譽無譽。

所以貴以賤為根本,高以下為基礎。因此侯王們自稱為“孤”、“寡”、“不谷”,這不就是以賤為根本嗎?不是嗎?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讚美稱譽。

如果不將“一”解讀為“和諧”,那麼沒有辦法解釋“得一”、“失一”與“貴賤”、“高下”的聯接關係。前面老子描述了在“和諧”環境下的美景與失去“和諧”環境可能出現的慘狀,目的是在闡明“和諧”在事物發展中的重要性。這些描述都是在“觀復”中看到,不僅僅是在自然界,也包括人類的群體社會關係。

如何在人類群體社會得到“和諧”環境呢?想得到“和諧”就要了解將什麽“和諧”。在人類群體社會中,是高貴者與低賤者,高位者與下位者之間的關係。在高貴高位者為主導的社會制度下,要達到社會“和諧”,老子提出“貴以賤為本,高以下為基”的看法。在49章,老子提出“聖人常無心,以百姓之心為心”同樣是基於這種看法。

人類群體社會的等級制度,有道德規範的保護,是“人之道”中的問題。上位者貴,下位者賤,“侯王”指的就是上位者,也是建立社會關係的主導者。能否創造出“和諧”的社會環境,就要看這主導者以何為本,以何為基了。

至於“侯王自稱”,是“人之所惡”(42章),老子用了兩個反問,引人深思。老清想,僅僅是“自稱”並不是“以賤為本”,只有建立出一個“以賤為本”的社會制度,才能得到“和諧”的社會環境。否則只不過是孤家寡人的獨裁統治。

是故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  

所以不追求寶玉般晶瑩,而追求山石般堅硬。

或許這個尾句是老子的自勉。與前章尾句的“去彼取此”相仿,用玉比喻高貴,用石比喻下賤,意示要立足於本、基上。

此章老子是由“天之道”中“和諧”這絲道韻,引出人類社會和諧的重要性。而社會和諧與道德規範有著不小的關聯。老子提請“侯王”要“以賤為本”,才能創造出和諧的社會環境。

得一【道德經散議】39-1

前一章老子對世間存在的“道德規範”,領悟到“去華薄,取厚實”的心得。本章的主題是“得一”,得出“貴以賤為本,高以下為基”的心得。

昔之得一者:天得一以清;地得一以寧;神得一以靈;谷得一以盈;萬物得一以生;候王得一以為天下正。

老子對“一”的應用,有很大的不同,有統一之一,有始於一之一,有數目之一,有精神專一之一。(流行解老亦有一就是道之說。老清認為一不能是道,因為老清領悟的道,應該是內存在世間萬物中的規律。)
“得一”的“一”,與二十二章的“聖人抱一為天下式”相仿,是和諧、統一的意思。

“神”,是指人的精神,不應該解讀為神仙神靈。

“為天下正”,老清以為不是“成為首領”或“成為楷模”之意,有版本為“天下貞”,聯繫“正”與“貞”,這裡應該是說“為天下創造正常發展的局面”。

看往昔曾得到和諧統一的現象:天得到和諧而清明;地得到和諧而安寧;人的精神得到和諧而靈聰;河谷得到和諧而豐盈;萬物得到和諧而生長;侯王懂得和諧而為天下創造正常發展的局面。

在天地間的自然萬事萬物之中,老子列舉“天,地,神(人的精神),谷,萬物”,在和諧的環境中,都會出現向好發展的局面,這就是老子經觀復,捕捉到的“天之道”一絲道韻——和諧。
在人類社會而言,老子也強調這種和諧,告誡侯王,要國富民強,就要懂得和諧。

不過變化才是永恆,有“得一”就會有“失一”,老子接著描繪了“失一”可能出現的局面。

其致之也,謂天無以清,將恐裂;地無以寧,將恐廢;神無以靈,將恐歇;谷無以盈,將恐竭;萬物無以生,將恐滅;候王無以正,將恐蹶。

推而言之,天不得清明,恐怕要崩裂;地不得安寧,恐怕要震潰;人不能保持靈性,恐怕要休息;河谷不能保持盈生,恐怕要枯竭;萬物不能保持生長,恐怕要走向滅亡;侯王不能保持為天下創造正常發展的局面,恐怕國家要被傾覆。

請注意,雖然“和諧”的環境可以使萬物萬事向好的方面發展,但任何事物生長發展都不是獨立的,都會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擾影響。這樣就會出現“失一”,就是處於不和諧的環境。即使是在“和諧”中也會存在“不和諧”的出現。

“得一”、“抱一”、“守一”,老清領悟到的“一”就是“和諧”的重要。“和諧”是一種環境,不是具體事物的本身。在無意識的“天之道”中,任何具體事物都不能左右面對的自然環境。在有意識的“人之道”中,卻可以創造出“和諧”的生存環境。

對於“侯王”這些上位者來說,是可以為在自己統治的地方創造出“和諧”。對於“百姓”這些下位者來說,碰到“不和諧”的環境,也可以亂世自修其身…… 

2014年1月31日星期五

去彼華薄,取此厚實【道德經散議】38-5

前面說過,“仁義禮”是“道德規範”的組成部份,是並列的即成存在。其中的“禮”是重形式而輕實質的東西。
當年的儒家推崇“仁義禮智信”,很重視禮樂的教化,其目的是要在人世間將“道德規範”完美化,建立一個“公平公正”的社會秩序。

老子所說的“大道廢,有仁義;智慧出,有大偽”,實際是在說這些推崇“道德規範”者未能探究“道”,使“道德規範”成為無源之水,無根之木。雖有仁心誠意,但他們完美化的“道德規範”也是人為的造作,甚至是對人性的扭曲。

如何看待“道德規範”這個人類群體不可缺少的必然存在,並捕捉其中“人之道”的道韻?老子接下來說:。

前識者,道之華,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薄;處其實,不居其華。故去彼取此。

什麼是“前識者”呢?流行解譯多指“先見之明者”。老清以自己對此章的參悟思路看,覺得應該是指上一段描述的那些對“道德規範”的推崇者。 

“道之華”,是指這些“道德規範”的推崇者,只是看到“道”的表像,並沒有深探內涵的道韻。
“道德規範”是人類群體中的客觀存在,凡是存在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,也內涵著“發展規律”。老子既然說此“華”為“道”的表像,就是不反對“道德規範”的存在,反對的是那些“亡羊補牢”式的人為造作。而這種人為的造作就是違背了“愚之始”。

在《道德經》中,老子視“愚”與“智”是相對的,而且在使用上賦予與世俗相反的褒貶色彩。
老子的“愚”是“淳樸”、“本真”的意思,沒有人為的痕跡,含有“褒義色彩”。“智”是“巧智”、“權謀”等意思,有明顯的人為痕跡,一般含有“貶義色彩”。
“愚之始”中的“愚”該如何理解?是褒義還是貶義?按流行的解譯,這裡的“愚”是貶義的“愚昧”,這與老子文中其他的“愚”有相悖的感覺。
老清覺得此句缺少謂語判斷詞,若將句中的“而”看做是轉折副詞,那麼“道之華”跟“愚之始”應是是相對的,缺少的謂語判斷詞應是前“是”後“非”。在這種“強牽”的思路下,保持“愚”在《道德經》中的褒義色彩,“愚之始”可解讀為原始“道德規範”的出現,是人類群體為生存發展而自然出現的,是由“道”的自然規律“無中生有”派生出來的。

推崇“道德規範”的人,他們的做法只是“道”的表像,而不是其中內涵的道韻。

接下去,老子基於“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”,提出習道者對“道德規範”應採用態度。

“大丈夫”,是在《道德經》中唯一出現的稱呼,歷來解老者都沿承古賢說法,解讀為“大智慧”之人。《韓非子·解老》說:“大丈夫者,謂其智之大也。”
不過老清覺得,在這裡應該是一種泛指,解讀為“有大志向的人”較為合適。理由之一,較接近現代對“大丈夫”一詞的運用。其二是老子一貫的“棄智”說法。其三是老清認為老子學說是“進取”者的心經。

“處其厚,不居其薄”可聯繫“夫禮者,忠信之薄”;“處其實,不居其華”可聯繫“道之華,而愚之始”。老清的解譯是:所以,有大志向的人應該對“道德規範”保持忠厚誠信的心態,捕捉其中內涵的發展規律,不要拘泥在表面的虛設形式。

最後一句在“是以”後,再以“故”引出尾句的“去彼取此”,就是老子自己的取捨。“去”的是“前識者”對“道德規範”人為的“完美化”,“取”的是“大丈夫”對“道德規範”保持忠厚誠信的心態。

基於這種認識,老子主張的“去彼華薄,取此厚實(唐玄宗語)”,其實就是老子的“悟道心得”。
在無意識的“天之道”中,是沒有“道德規範”的,但可以在“觀復”中得到居處“厚實”的安全與居處“華薄”的危險。
在有意識的“人之道”中,“道德規範”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,而且“道德規範”也不會停留不變。但在“道德規範”的發展變化中,取“厚實”的基點才會安全。
老清以為這就是面對“道德規範”,老子“天人合一”的悟道心得,這種取捨,沒有否定“道德規範”,而是提倡在其發展變化時,應循“天之道”。

有人認為,上篇以“道”開始,所以叫做《道經》;下篇以“德”字開始,所以叫《德經》。
本章是《德經》的首章,可以說是對“德”的總述,也是用來區別老子的“德”與當時的“道德”之“德”。
接下去的章次,我們可以看到,老子所講的“德”都是將“天之道”與“人之道”相融和的悟道心得……

(耳中幻音不時出現,大限越來越近,斷斷續續的龜速留文,順其自然……)

2014年1月9日星期四

推崇“仁義禮”的原因【道德經散議】38-4

前文老清將“上仁”、“上義”、“上禮”的“上”字解讀為“尚”,並理解為老子對當時的“道德規範”做出的描述。根據前面對“道德規範”的描述,老子做出判斷,他接著說:

故失道而後德,失德面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。

自古至今的解老者,都將這一句解譯成“大道”衰亡的路線圖, 如王弼注曰:“道衰而德見,德衰而仁存,仁亡而義立,義喪而禮救”。
現在流行的解譯是:失去“道”之後也才有了“德”,失去“德”之後也才有了“仁”,失去“仁”之後也才有了“義”,失去“義”之後也才有了“禮”。

對於流行的解譯,老清看到的是古中國的“文明”發展史,好像“道、德、仁、義、禮”循序漸進,環環相扣,尊儒數千年,大唱“克己復禮”。
而老子用“失”字,勾畫出的是“大道”衰亡史,好像是“文明”的發展就是“大道”的衰亡。
老子提倡“絕仁棄義”,一直被人用來證明老子反對“文明”、反對“仁義”、主張“倒退”的證據,不是沒有理由的。

不錯,道家哲理的重點就是“倒退”理論,但是如果領悟不到其中“以退為進”的真諦,那就不是真正的領悟。
看古中國的文明發展史,老子所處的年代,“仁義禮”都是已經存在的社會“道德規範”。老子此句只不過是以“道”為出發點,說明產生“仁義禮”的原因與存在的理由,如果說是“倒退”,那也是一種“觀復”。
“絕仁棄義”是“歸根、復命”到“無”的靜心過程,以達“知常”之“明”。可以說是退而思進,以退為進。

先說“失道而後德”,是老子陳述“德”的產生原因。
老清將“德”分為“悟道心得”與“道德規範”兩種解讀。
“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”,作為“悟道心得”的“德”,一定是源於“道”。
那麼這裡的“德”,卻是在說源於“失道”。很明顯這裡的“德”應該是指“道德規範”。

如何解讀“失”字?老清以為是個關鍵。
此句首的“故”字,是連接上一句的,是老子在對推崇“仁義禮”的社會現象作出描述後,提出的自己看法。
“道”是無處不在的,是永恆的。絕不是王弼所說,會出現“道衰”的現象。
“失道”?誰“失道”?尋找一下“失”的主語吧。
老清以為,“失”的主語應該是老子上句描述的“社會現象”。“失道”就是“社會”失去了“道”。
“社會”是人的群體,社會發展中蘊含著“道”。“個人”是群體中的個體,個人的自我發展中也蘊含著“道”。
“失道”應該是說感悟不到“道”的存在。
老子多次提及,聖人、有道者都是與衆不同的極少數“個體”,而大多數“個體”感悟不到“道”的存在,不重視對“道”的探索追求成為“失道”的社會現象。為保持社會的和諧發展,很自然的會在群體中建立起一種對個體發展的制約,這就出現了約定俗成的“道德規範”。

從“道”的層次講,群體“道德規範”的產生,對個體發展的制約,是“人之道”的特殊性規律,是人類才能具有的精神存在。天大,人亦大。天地萬物的發展規律(包括人的生理發展)是“天之道”,而人類的社會文明發展規律與個人心靈發展規律是“人之道”。
以“人之道”的特殊性來講,“思維”是特殊性的源頭,“利慾”是特殊性的誘餌,“人為”是特殊性的發展,這是“天之道”有悖的,也許是“失道”的另一種解釋吧。

“失”是迷失,感悟不到於賓語所指,不是賓語所指的東西衰亡。套用到是“失德、失仁、失義”上,可以得到這樣的解譯:
社會感悟不到“道德規範”的重要作用時,就會有推崇“仁愛”的人出現。
社會感悟不到“仁愛”的真實存在時,就會有推崇“義”(“宜”的制度)的人出現。
社會感悟不到“義”的責任標準時,就會有推崇“禮”的人出現。

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,“仁義禮”成為越來越具體化的“道德規範”。老清想,在原始社會就有約定俗成的“道德規範”,那是維護群體生存的自然演化,其中就有“仁義禮”存在。“仁”是核心,“義”是責任,“禮”是秩序。
當人類社會類型進一步發展,出現私有財產後,群體內出現等級分化,形成上位治人,下位治於人的社會形態。
不同等級之間的矛盾鬥爭,會造成不和諧的社會混亂,就會出現“失德、失仁、失義”的局面。
爲了恢復社會的和諧,於是就會有推崇“仁義禮”的人出現。這些人為的推崇,可以說是“亡羊補牢”,而且是“變本加厲”地將“仁義禮”具體化。
讀古籍可以看出,“仁義禮”的具體化,是立於上位者的利益,給下位者佈置的牢獄。

其中推崇“禮”的人,更是明顯的將不同等級的尊卑觀念,用具體的“禮節制度”,將“上尊下卑”強加於下位者。老子對此評論說:

夫禮者,忠信之薄,而亂之首。

“禮”本是社會無序時訂出的“秩序”,是出於忠厚誠信的人性約定俗成而形成的。
但是,隨著等級分化的加劇,“禮”就變質為顯示上位者尊威的形式工具,並不顧下位者的“莫之應”,而強迫下位者執行。
在不得不遵從的情況下,忠厚誠信的人性日趨淡薄。被迫執行“禮”的下位者,就像戴上一種假面具,掩飾內心的不滿。一旦揭下假面具,就會出現以下犯上之亂。
老子說的“亂之首”,老清以為不是說“禮”是社會動亂的罪魁禍首,而是說社會動亂往往是由“禮”引發的。

到這裡老子得出了推崇“仁義禮”的原因,可以看出,老子的論述有指推崇者“舍本求末”之意。接下去,老子要講如何用“悟道心得”來面對“道德規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