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4年1月9日星期四

推崇“仁義禮”的原因【道德經散議】38-4

前文老清將“上仁”、“上義”、“上禮”的“上”字解讀為“尚”,並理解為老子對當時的“道德規範”做出的描述。根據前面對“道德規範”的描述,老子做出判斷,他接著說:

故失道而後德,失德面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。

自古至今的解老者,都將這一句解譯成“大道”衰亡的路線圖, 如王弼注曰:“道衰而德見,德衰而仁存,仁亡而義立,義喪而禮救”。
現在流行的解譯是:失去“道”之後也才有了“德”,失去“德”之後也才有了“仁”,失去“仁”之後也才有了“義”,失去“義”之後也才有了“禮”。

對於流行的解譯,老清看到的是古中國的“文明”發展史,好像“道、德、仁、義、禮”循序漸進,環環相扣,尊儒數千年,大唱“克己復禮”。
而老子用“失”字,勾畫出的是“大道”衰亡史,好像是“文明”的發展就是“大道”的衰亡。
老子提倡“絕仁棄義”,一直被人用來證明老子反對“文明”、反對“仁義”、主張“倒退”的證據,不是沒有理由的。

不錯,道家哲理的重點就是“倒退”理論,但是如果領悟不到其中“以退為進”的真諦,那就不是真正的領悟。
看古中國的文明發展史,老子所處的年代,“仁義禮”都是已經存在的社會“道德規範”。老子此句只不過是以“道”為出發點,說明產生“仁義禮”的原因與存在的理由,如果說是“倒退”,那也是一種“觀復”。
“絕仁棄義”是“歸根、復命”到“無”的靜心過程,以達“知常”之“明”。可以說是退而思進,以退為進。

先說“失道而後德”,是老子陳述“德”的產生原因。
老清將“德”分為“悟道心得”與“道德規範”兩種解讀。
“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”,作為“悟道心得”的“德”,一定是源於“道”。
那麼這裡的“德”,卻是在說源於“失道”。很明顯這裡的“德”應該是指“道德規範”。

如何解讀“失”字?老清以為是個關鍵。
此句首的“故”字,是連接上一句的,是老子在對推崇“仁義禮”的社會現象作出描述後,提出的自己看法。
“道”是無處不在的,是永恆的。絕不是王弼所說,會出現“道衰”的現象。
“失道”?誰“失道”?尋找一下“失”的主語吧。
老清以為,“失”的主語應該是老子上句描述的“社會現象”。“失道”就是“社會”失去了“道”。
“社會”是人的群體,社會發展中蘊含著“道”。“個人”是群體中的個體,個人的自我發展中也蘊含著“道”。
“失道”應該是說感悟不到“道”的存在。
老子多次提及,聖人、有道者都是與衆不同的極少數“個體”,而大多數“個體”感悟不到“道”的存在,不重視對“道”的探索追求成為“失道”的社會現象。為保持社會的和諧發展,很自然的會在群體中建立起一種對個體發展的制約,這就出現了約定俗成的“道德規範”。

從“道”的層次講,群體“道德規範”的產生,對個體發展的制約,是“人之道”的特殊性規律,是人類才能具有的精神存在。天大,人亦大。天地萬物的發展規律(包括人的生理發展)是“天之道”,而人類的社會文明發展規律與個人心靈發展規律是“人之道”。
以“人之道”的特殊性來講,“思維”是特殊性的源頭,“利慾”是特殊性的誘餌,“人為”是特殊性的發展,這是“天之道”有悖的,也許是“失道”的另一種解釋吧。

“失”是迷失,感悟不到於賓語所指,不是賓語所指的東西衰亡。套用到是“失德、失仁、失義”上,可以得到這樣的解譯:
社會感悟不到“道德規範”的重要作用時,就會有推崇“仁愛”的人出現。
社會感悟不到“仁愛”的真實存在時,就會有推崇“義”(“宜”的制度)的人出現。
社會感悟不到“義”的責任標準時,就會有推崇“禮”的人出現。

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,“仁義禮”成為越來越具體化的“道德規範”。老清想,在原始社會就有約定俗成的“道德規範”,那是維護群體生存的自然演化,其中就有“仁義禮”存在。“仁”是核心,“義”是責任,“禮”是秩序。
當人類社會類型進一步發展,出現私有財產後,群體內出現等級分化,形成上位治人,下位治於人的社會形態。
不同等級之間的矛盾鬥爭,會造成不和諧的社會混亂,就會出現“失德、失仁、失義”的局面。
爲了恢復社會的和諧,於是就會有推崇“仁義禮”的人出現。這些人為的推崇,可以說是“亡羊補牢”,而且是“變本加厲”地將“仁義禮”具體化。
讀古籍可以看出,“仁義禮”的具體化,是立於上位者的利益,給下位者佈置的牢獄。

其中推崇“禮”的人,更是明顯的將不同等級的尊卑觀念,用具體的“禮節制度”,將“上尊下卑”強加於下位者。老子對此評論說:

夫禮者,忠信之薄,而亂之首。

“禮”本是社會無序時訂出的“秩序”,是出於忠厚誠信的人性約定俗成而形成的。
但是,隨著等級分化的加劇,“禮”就變質為顯示上位者尊威的形式工具,並不顧下位者的“莫之應”,而強迫下位者執行。
在不得不遵從的情況下,忠厚誠信的人性日趨淡薄。被迫執行“禮”的下位者,就像戴上一種假面具,掩飾內心的不滿。一旦揭下假面具,就會出現以下犯上之亂。
老子說的“亂之首”,老清以為不是說“禮”是社會動亂的罪魁禍首,而是說社會動亂往往是由“禮”引發的。

到這裡老子得出了推崇“仁義禮”的原因,可以看出,老子的論述有指推崇者“舍本求末”之意。接下去,老子要講如何用“悟道心得”來面對“道德規範”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