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4年1月31日星期五

去彼華薄,取此厚實【道德經散議】38-5

前面說過,“仁義禮”是“道德規範”的組成部份,是並列的即成存在。其中的“禮”是重形式而輕實質的東西。
當年的儒家推崇“仁義禮智信”,很重視禮樂的教化,其目的是要在人世間將“道德規範”完美化,建立一個“公平公正”的社會秩序。

老子所說的“大道廢,有仁義;智慧出,有大偽”,實際是在說這些推崇“道德規範”者未能探究“道”,使“道德規範”成為無源之水,無根之木。雖有仁心誠意,但他們完美化的“道德規範”也是人為的造作,甚至是對人性的扭曲。

如何看待“道德規範”這個人類群體不可缺少的必然存在,並捕捉其中“人之道”的道韻?老子接下來說:。

前識者,道之華,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薄;處其實,不居其華。故去彼取此。

什麼是“前識者”呢?流行解譯多指“先見之明者”。老清以自己對此章的參悟思路看,覺得應該是指上一段描述的那些對“道德規範”的推崇者。 

“道之華”,是指這些“道德規範”的推崇者,只是看到“道”的表像,並沒有深探內涵的道韻。
“道德規範”是人類群體中的客觀存在,凡是存在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,也內涵著“發展規律”。老子既然說此“華”為“道”的表像,就是不反對“道德規範”的存在,反對的是那些“亡羊補牢”式的人為造作。而這種人為的造作就是違背了“愚之始”。

在《道德經》中,老子視“愚”與“智”是相對的,而且在使用上賦予與世俗相反的褒貶色彩。
老子的“愚”是“淳樸”、“本真”的意思,沒有人為的痕跡,含有“褒義色彩”。“智”是“巧智”、“權謀”等意思,有明顯的人為痕跡,一般含有“貶義色彩”。
“愚之始”中的“愚”該如何理解?是褒義還是貶義?按流行的解譯,這裡的“愚”是貶義的“愚昧”,這與老子文中其他的“愚”有相悖的感覺。
老清覺得此句缺少謂語判斷詞,若將句中的“而”看做是轉折副詞,那麼“道之華”跟“愚之始”應是是相對的,缺少的謂語判斷詞應是前“是”後“非”。在這種“強牽”的思路下,保持“愚”在《道德經》中的褒義色彩,“愚之始”可解讀為原始“道德規範”的出現,是人類群體為生存發展而自然出現的,是由“道”的自然規律“無中生有”派生出來的。

推崇“道德規範”的人,他們的做法只是“道”的表像,而不是其中內涵的道韻。

接下去,老子基於“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”,提出習道者對“道德規範”應採用態度。

“大丈夫”,是在《道德經》中唯一出現的稱呼,歷來解老者都沿承古賢說法,解讀為“大智慧”之人。《韓非子·解老》說:“大丈夫者,謂其智之大也。”
不過老清覺得,在這裡應該是一種泛指,解讀為“有大志向的人”較為合適。理由之一,較接近現代對“大丈夫”一詞的運用。其二是老子一貫的“棄智”說法。其三是老清認為老子學說是“進取”者的心經。

“處其厚,不居其薄”可聯繫“夫禮者,忠信之薄”;“處其實,不居其華”可聯繫“道之華,而愚之始”。老清的解譯是:所以,有大志向的人應該對“道德規範”保持忠厚誠信的心態,捕捉其中內涵的發展規律,不要拘泥在表面的虛設形式。

最後一句在“是以”後,再以“故”引出尾句的“去彼取此”,就是老子自己的取捨。“去”的是“前識者”對“道德規範”人為的“完美化”,“取”的是“大丈夫”對“道德規範”保持忠厚誠信的心態。

基於這種認識,老子主張的“去彼華薄,取此厚實(唐玄宗語)”,其實就是老子的“悟道心得”。
在無意識的“天之道”中,是沒有“道德規範”的,但可以在“觀復”中得到居處“厚實”的安全與居處“華薄”的危險。
在有意識的“人之道”中,“道德規範”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,而且“道德規範”也不會停留不變。但在“道德規範”的發展變化中,取“厚實”的基點才會安全。
老清以為這就是面對“道德規範”,老子“天人合一”的悟道心得,這種取捨,沒有否定“道德規範”,而是提倡在其發展變化時,應循“天之道”。

有人認為,上篇以“道”開始,所以叫做《道經》;下篇以“德”字開始,所以叫《德經》。
本章是《德經》的首章,可以說是對“德”的總述,也是用來區別老子的“德”與當時的“道德”之“德”。
接下去的章次,我們可以看到,老子所講的“德”都是將“天之道”與“人之道”相融和的悟道心得……

(耳中幻音不時出現,大限越來越近,斷斷續續的龜速留文,順其自然……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