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7月9日星期一

寵辱若驚【道德經散譯】13

說過聖人“為腹不為目”後,老子並沒有停在與物質需求相關的精神需求上,進而深入人的心中,探討“寵辱”這與物質需求無直接關係的“名聲”問題。請看第十三章:

道德經散譯

【原文】

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。
何謂寵辱若驚?寵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何謂貴大患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?
故貴以身為天下,若可寄天下;愛以身為天下,若可托天下。

【道德經散譯】13

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,在得寵和受辱之時都好像受到了驚嚇,將寵辱得失重視得好像自己得了大病,好像是一個大災禍。
(老清插話:好像大難臨頭。人不僅有與物質需求相關的欲求,還有一些與名聲相關的欲求,這就希望自己得寵,受到周圍人的讚賞。對這種欲求來講,其實是很自然的事,沒有什麽人不想得到別人對自己的讚賞與肯定。但在得寵或受辱時的心裡表現,卻是有分別的。老子講的“寵辱若驚”與人們常說的“寵辱不驚”,誰能辨別哪一個是褒,哪一個是貶?哈哈,要看實際場合啦。)

爲什麽這些人會在面對寵辱得失時受驚呢?本來得寵只不過是得到周圍人的肯定,是一種“榮譽”,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。對此應該以低調對待。可那些人卻是得寵時會受驚嚇,失寵時也會受驚嚇,這種表現就叫做“寵辱若驚”。
(老清插話:按這樣講解,寵辱若驚應該是貶義的啦,“寵為下”,應該是得寵與否不值得重視的意思,不值得“驚”,順其自然。)
(老清胡想:然而,在現實生活中,大部份人均為身處下位,誰能真正做到“寵辱不驚”呢?於是,不管是古代人,還是現代人,都有將老子的這句“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。”當作處世名言,明哲保身。不是嗎,受到贊揚,會有嫉妒者,驚受打擊;受到指責,會有譏笑者,驚失飯碗。真是步步艱難,隨時有災禍臨頭,怎能不重視?)

爲什麽這些人將寵辱重視得像是大病在身,大禍臨頭呢?我們之所以會怕有病,是因為我們有身體,之所以有災禍臨頭的感覺,是因為對寵辱過分的執著。如果能達到不顧及自我的身體,不執著那榮辱的名譽,我們還有有什麽驚怕呢。
(老清亂思:老子說的“無身”,應不是沒有身體吧。哈哈,該理解為“忘我”或“無我”,這可是一般凡人難以達到的精神境界。)

所以,以獻身天下為貴的人,以獻身天下為愛的人,才是可寄託天下重任的人。
(老清胡想:這句可真難從字面去翻譯,有位台灣的教授譯成“所以重視身體超過天下的人,才可以把天下交付給他;……”您能說不對嗎?不能不尊重這種譯法,這是那些把“寵辱若驚”當作用來明哲保身的處世格言的理解,做出的引申。)

附一:
有位古人對此章的解釋很有意思,供分享:
“眾人納天下於身,至人外其身於天下。夫不見納天下者,有必至之憂患乎?寵至若驚,辱來若驚,則是納天下者,納驚以自滑也。大患在天下,納而貴之與身等。夫身且為患,而貴患以為重累之身,是納患以自梏也。惟無身者,以耳任耳,不為天下聽;以目任目,不為天下視;吾之耳目靜,而天下之視聽不熒,驚患去已,而消於天下,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傾。”(王夫之:《老子衍》)

附二:
此章的不同解讀最主要表現在“貴身”與“無身”的區別上,老子此章到底是講“貴身”,還是講“無身”?請各位看官自己辨別吧。老清的根據前一章“聖人為腹不為目”,理解此章是講不要執著於那些表面的寵辱,要做到這點,先要有“忘我”的境界,進而達到“無我”的更高境界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