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7月27日星期五

太上-我自然【道德經散譯】17

很多讀《道德經》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感覺,17章與16章好像沒有什麽關聯,好像是另起爐灶的新章節。
老清初時也是有有這樣的想法。在反復的閱讀中,在一次次的顛覆再顛覆自己的理解過程中,發現不是沒有關聯,而是解老者在解讀原文時帶有很多主觀猜測。
“太上”是什麽意思?是指什麽?老子的文章是古文,靠的就是個“猜”。可謎底在哪裡?沒有,“不知有之”也。
老清在探索章節之間的內容關聯後,覺得前幾章都是在講“得道者”與習道的方法,這“太上”就應該是指習道者的最高境界,而下面的“其次”則是習道者不同的層次。
請注意,這章以習道者的四個境界層次,老子強調的是“我自然”。請看原文:

【原文】

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親而譽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
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悠兮,其貴言。
功成事遂,百姓皆謂我自然。

【道德經散譯】17

領悟道,有不同的境界。
最高境界的習道者,不會被周圍的人認識。
真正的得道之士,從不炫耀自己,即使你天天和他在一起,也不會認識他的真正面目。
低一個境界層次的習道者,周圍的人會親近他、讚譽他。
這個層次的也可看做是悟道之士,尊道行德,必定會得到人們的讚譽,給人一種可以親近的感覺。
再低一個境界層次的習道者,周圍的人會害怕他們。
這個層次的可以說是明道之人,特別是對人之道的規則清楚明瞭,並能運用此道為自己謀利,而不顧他人,使旁人害怕。
最低層次的習道者,周圍的人會辱駡他們。
這個層次的只能說是偽道之人,打著修道傳道之名,行的是騙財騙色之事,真相遲早會敗露,怎能不被辱駡?

(老清插注:有版本為“太上下知有之”,“下”與“不”,一筆之差,但意思相反。散譯這裡取“不”字版本。)

(老清隨想:現今大部份解老者,都將此段理解為對統治者的評論,來表達老子的無為之治。對於不同的解讀,都有其主觀的出發點,沒有理由去否定別人的理解與領悟,畢竟都是在講述對老子思想的個人看法。
但在面對別人的解讀,不管是專家,還是學習《道德經》的朋友,不否定,並不是完全接受。像將“太上”一段理解為統治者的四種類型,表面上看是與無為之治掛上了鈎,其實是將“無為”的本意引入一個誤區。請原諒,誤區之誤,非錯誤之誤,乃誤會之誤。)

習道者的道境高低,周圍的人會對其有不同的態度,以此可以看到,有些人相信道的存在,但認識不足,有些人根本不相信有道的存在。
道,不管你認識不認識,相信不相信,都會悠然自得,無處不在,不會解釋什麽,不會要你相信。還記得嗎?“聽之不聞,名曰希”,得道悟道明道的習道者都會明白這就是“不言之教”。

(老清胡想:爲什麽有些人總是想方設法讓別人相信他的看法是唯一正確呢?在一些博友那裡讀到過對“真理”的討論,就產生這樣的疑問,也讀到博友對“哲學”的討論,同樣產生這樣的疑問。其實,“道”同“真理”、“哲學”一樣,都不是某個人的看法,包括那些人格化的上帝神仙。道也好,真理也好,哲學也好,不管你相信不相信,都會無處不在,因為它們都是“大象、希音”,是規則,是規律。)

當一些事得到成功完成,面對這結果,周圍的人都會說,這是很自然的事。但誰能理解做的過程中的順道遵道呢?

(老清亂思:是啊,當成功完成一件事,有些人會沉醉在成功的感覺中,可在別人的眼中,那本來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,沒有什麽大不了的。與其沉醉在成功的感覺中,不如反思一下做事過程中那隱而不見的“道”。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