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11月16日星期五

域中有四大【道德經散譯】25-3

早在“開放”初期,老清在火車的臥鋪間,遇見一位女強人,聽到一個最混帳的見解,將記憶憶在這裡,當然與老子25章的話有關了。這個混帳見解就是那個女強人對“大曰逝,逝曰遠,遠曰反”的解釋。
憑記憶,當然不是那位的原話啦,大意就是:
道理大了,就會死;大道理死了,就會遠離;遠離了大道理,就會反其道而行之。
這就是“大曰逝,逝曰遠,遠曰反”的解讀嗎?各位看官說說,這樣的解讀是不是最混帳的?

老清30年來可以忘不了這個解讀,是覺得其“混帳”,但這“混帳”中卻有著絲絲道韻。老子自己也說“大道廢有仁義……”
各位,如果只就這九個字來講,您能說那位女強人說的不是一種“道”?
現觀很多的博友的文字,多是以小見大,很有啓發性。但也有一些沉迷在大道理上。老清只是不斷地提醒自己,“見小曰明,守柔曰強”(道德經52章)
廢話後,繼續寫“散譯”,看看老清如何理解老子說的“域中有四大”。

【道德經散譯】25-3

用“逝、遠、反”描述了道大,所以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也大。
既然說天地人都可以用“大”來描述,當然是天地人也具備“
逝、遠、反”的可描述性。

(老清胡想)一個“故”字,連接四大,當然是“大曰逝,逝曰遠,遠曰反”這個描述在“天地人”本體上也有效啦。沒有“逝、遠、反”就不能稱作“大”。
試問各位參習《道德經》的朋友,您能解釋出天的“逝、遠、反”,地的“逝、遠、反”,人的“逝、遠、反”嗎?
或許這是不屑于問的問題,但不思考,您永遠不會理解“人亦大”的真意。

(老清之悟)曾在國學專家任繼愈的文章中讀到一句話,任先生說:“道不是來自天上,恰恰是來自人間,來自人們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道路。比起希臘古代唯物論者所講的‘無限’來,似乎更實際些,一點也不虛玄。”
道“來自人間”,啓發了老清的參悟,顛覆出“人,才是道的創造者”這個悟。當然,以唯物論解道者完全反對這個看法,認為是唯心論。
老清不怕戴什麽帽子,更進一步顛覆出“道是自我之悟”。

(老清亂思)這段時間重寫散譯,將21~25章的參悟視點擺在“認識道的過程”上,到了這25章,老子給出了他對道的描述。接著的“天大地大人亦大”,真的跟“道大”同樣的大嗎?老清的自我理解是,非也,天大是因為有道蘊藏在其中,地大同樣是有道蘊藏在其中。至於“人”爲什麽可以稱“大”?既不能容納萬物,亦不能棄天地而獨存,只不過是地球這個小天地中的小動物。
反復品味老子的“人亦大”,感悟到這個“大”並非是指形大,指物大,而是指“心”大。“心”,“唯心論”所說的心,也就是哲學語言中的“精神”。(老清前幾天寫了《三心二意》中提到的大腦與心靈)
有話說,天大地大沒有人心大,天地萬物再大也沒有人的“精神領域”大,再強也沒有人的“思維能力”強。
如果老子不是從這個角度出發,人,何能稱大?

域中有四大,道、天、地、人。人也能在四大中佔上一位。
“域”當然是有所指的有限時空範圍了。

(老清亂思)肯定會被砸上幾塊磚頭,人人都說“域”是指宇宙,老清卻說是“有限時空範圍”。
那好,請各位看官想想,道大,可以是無限的,天大,也可視為宇宙,是無限的。但地大,人大,不給個“有限範圍”能稱其大嗎?

今文到此草結,還望留意下文《道法自然》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