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

無為不言【《道德經》散譯】第2章

【《道德經》第2章原文】

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。
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
故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長短相較,高下相傾,音聲相和,前後相隨。
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
萬物作焉而不辭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
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
【《道德經》散譯】第2章

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令人讃美的事物之所以是“美”,是因為有被人厭惡的事物存在;也都知道善人善事之所以是“善”,是因為有“不善”的人與事存在。
是先有美、善,還是先有惡與不善?都不是,兩方面都不是客觀的存在,只不過是人在觀察事物時的比較。
這種經比較得出的相對概念是人的思維判斷結果,兩者是相對的,也是相成的,缺一不可。
大家可以看到事物的存在,都是被我們認識到的,可我們人不僅僅滿足見到的“形體”,而且還要去描繪它,用以加深認識。
於是我們的祖先從不同的角度去加以比較,得出不同的相對相成概念組合。這就是“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長短相較,高下相傾,音聲相和,前後相隨。”
如果說世上萬物兩方面組成的,那就是前面說的“有”與“無”。但是請注意,這些經比較得出的相對相成概念不是“有”,而是在“無”的範圍之中。
你不能說某一物中“有”難易、長短、高下……的存在,只有在與他物比較時才能得出這樣的描繪。換句話說,這些相對概念是我們人強加給客觀之物的,就其本身來講是“無”。

正是因為這樣,我們看到的聖人在觀察事物時,會站在“無為”的位置去行事,以“不言”的方法施教。
“無為”,在這裡就是以事物本身的“無”,來觀察它,從各方面的比較,加深對事物的認識。
“不言”之教,可以分開兩方面說,聖人用自己的行為來對後人施教,另一方面,聖人也是從世間萬物自然生長的一生,從這“不言”中領悟道並效法道。
您看萬物哪一個都是在自然地生長,沒有甚麼怨言;不論長出甚麼形,結出甚麼果,都不會據為己有;幫助了周圍其它事物成長,也不會自恃其能;完成了自己的一生,也不會自居其功。
這不就是“不言”嗎?
正是因為萬物都不自居其功,所以才能使它們的功績永記在世。
那些聖人的行為,不正是效法萬物不居其功的表現,所以可以流芳百世嗎?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此章散譯有點說明

①相對相成的概念不是事物的本性,應歸於人的認識之中,故對物來說,是“無”。

②將“無為”理解為“無之為”,世間萬物的生、長、死都是“無”的作為,此亦天之道。老子領悟此用於“人之道”,也是觀徼觀妙得出法地法天法道的心得。

③老清認為根據《老子》原文的行文邏輯,“萬物生焉……”一段是寫萬物的自然生長,而不是如一些先賢所說的“聖人”的行為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