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4月11日星期三

化隱為顯

老清很少談及哲學,因為自己所理解的哲學是一種較為完整的學術系統,那是在做學問,必須面面俱到,可以解釋一切而沒有邏輯上的衝突。
老清多談哲理,因為哲理並不需要什麽完整,只是一種通過自我領悟,去思考自我面臨的人生現象,然後為自我人生的種種抉擇提供一種指引。


可以這樣說,哲學是書房裏的天方夜譚,哲理是原野上的風情雲動。
更有趣的是,哲理是共產主義的,各盡所能,各取所需。

重返網絡後,在《老人願》寫《道德經》的解讀,首先是從“無與有”的問題開始。幾篇塗鴉都是在談“無與有”,好像是想建立一個“系統”,其實非也,只不過是老清自己對人與物之間的關係,在《道德經》的解讀上有些小小的領悟。
老清以為,老子所說的“眾妙之門”全在“無與有”,那麼在思考自我面臨的人生現象,選擇要走的道路,就應該針對自我的內在能力、自我的外界環境,來探討“無”什麽,“有”什麽。
這是一種主觀的思考,但能抓住自我的“有”,就要發揮出這個“有”中“無”所隱藏的功用;能找到自我的“無”,就可以根據內在能力與環境允許的情況下,創出新的“有”。
前者是“有中用無”,後者是“無中生有”,老清想,這就是一種“無”之“為”吧。

(老清的這些空洞洞,是可以羅列出很多經驗實例的,但在這裡只是說說領悟,說說抽象出來的哲理,不是什麽說教,如果過路人有所共鳴,可以自己用實際經驗來證明這些抽象的空洞。如果過路人有不同的看法,願意指點下老清,老清非常歡迎。)

哈哈,“無-用/有-利”的領悟,是老清腦海中的一個“有”,(即很多不同信念中的一種)。在這個“有”中,潛存著很大可以發揮作用的“無”。可能說的不太清楚,因為這是談論個人思維中的“無與有”,不是針對具體的有形物品,而是針對個人不同的信念或認識。
一個人從出生開始,就會不停的學學學,腦海中裝載的東西越來越多。
為了找到自己腦海中究竟潛存著哪些“無”,哪些“有”,人有必要將自我腦海中互不相容的信念,進行疏導、整理、融合,使其顯示出同一的立場。這可以說是種“化隱為顯”的內省工作。在此內省過程中,充斥著“為道日損”意味,但整理融合後的同一信念,不但使思考認識現象的境界提高,而且對面對人生選擇的指引也提高了亮度。

朋友都說老清崇尚道家學說,老清亦以習道自慰,但是,在遊歷花甲年華中,埋於腦海中的“道”,的確有很多互不相容的信念,少年習儒,中年悟道,老了不敢說皈佛,但也接觸了很多佛禪學說。老莊之道、孔孟之道、佛禪之道……看似互不相容,但在疏導、整理、融合後,也可以在這“化隱為顯”的思考過程中,融合在一起,領悟到新的哲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