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6月3日星期日

天長地久 【道德經散譯】第七章

老子引用黃帝的話,贊美道體具有的母性美德,就此引出天地是由“道”造就的。我們人類是生存在地球這個天地的空間之中,與自然萬物同時在天地的包容支撐下生活。天地為甚麼會長久的存在?對人類又有甚麼啟示?聽聽老子的第七章怎麼說吧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原文】

天長地久。
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
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
非以其無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道德經散譯】第七章

自從有了人,我們就生活在天與地的中間。甚麼時候有的天?甚麼時候有的地?我們說不清楚,天地的出現應該是很長久的事了。正所謂“天長地久”啊!

如果好奇地問一句,為甚麼天地可以長久呢?答案就是因為天地的運行,存在不是為了自己,而是為萬物提供生長繁殖的空間。“不自生”就是不為自己而生存。
沒有天,沒有地,沒有它們組成的空間,哪有世上萬物生存的地方啊?哪有人類生活的環境啊?正是因為天地這種為世上萬物而生存的精神,所以它們可以長久的存在。
(老清想,天地是無意識的,所以根本沒有考慮自己的可能,“不自生”就是天之道的自然表現。)

所以聖人效法天地,把他們自身的事放在服務大眾之事的後面,人們的愛戴,使他們成為領頭人,這就是“後其身而身先”;把他們自身利益置之度外,這種無私行為當然可以保全他們自身在民眾中的聲望,這就是“外其身而身存”。
一句話,聖人同天地一樣,不為自己而生存,總是讓別人優先、總是先考慮別人,好象自己根本就不存在、根本就無需考慮擔心一樣。
(老清想,聖人可真不是人,凡是人都有私心私欲,不論是君子還是小人,不論是偉人還是凡人。這是人之道的自然表現,區別只是私心私欲的多寡輕重不同罷了。老子說的聖人是跳出人之道的軌跡,效法天之道的人。現實中的偉人、君子也會有無私的表現,可那只不過是為取得更大的私利,使用的一種詭計吧。)

聖人可以身先且身存,不正是因為他們的的無私行為嗎?所以無私才能成就他們自己,得到民眾給與的聖人聲望。
這聖人的稱呼,這聖人的聲望,是聖人私有的。聖人的這些“私”,正是無私為因,得到的果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