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6月6日星期三

聖人不是人 (之一)

在老清的《道德經散譯》第七章中曾寫過:“聖人可真不是人,凡是人都有私心私欲,不論是君子還是小人,不論是偉人還是凡人。”
的確,在《道德經》中,老子講的“聖人”(有二十幾次)根本不能稱之為“人”,因為這些“聖人”跳出了人之道的軌跡,融身於天之道中。

《道德經》第五章與第七章就是在“不仁”、“不自生”兩個話題上描述天人合一的圣人。從老子的描述上,可以看到天地的行為是道的自然體現,老清用“無思”來形容;聖人的行為是效法天地,表現的是守中無私,這就使老清不敢用“無思”來形容了。

不錯,效法、守中、無私,都是“思”,是“思”後選擇的行為。
鬼佬哲學家說“我思故我在”,這個“思”很重要啊,是人存在的前提。聖人思故聖人在,這樣的代入是否合邏輯?
老清幾年前,曾同幾位朋友討論“無為”的問題,無私、無目的、無作為……各有道理一大堆,沒有統一的答案。這次討論顛覆了老清以前對“無為”這個道家學說核心的理解,重回到糊塗混沌的“思”中。

“聖人處無為之事”,這不是聖人自己說的,是老子說的。換句話說,在《道德經》裏,那些聖人都是老子描述出來的,是老子思,聖人在。
無為的聖人是否真的存在於世上,存在於人群中?沒有人提出過疑問,沒有人追尋過具體真實的聖人。老子說的聖人,實際就是老子心中的一種幻影,是老子自我追求的理想。
老清學習道家學說幾十年,這樣說聖人,就像自幼燻陶在馬列毛學說中,發現共產主義只是一個烏托邦一樣。

聖人不是人,“無為”無法為,共產主義只是烏托邦。
這樣的想法,並不是否定道家學說,也不是否定馬克思主義。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,使中國逐步接近那個理想;用自己自我思考來領悟道家哲理,使自己逐步接近老子描述的聖人境界。

在這樣的理解下,老清記起莊子說的“聖人不死,大盜不止”,歪批曲解為:不要只注意老子筆下的“聖人”,誤解就會少些。
天之道,老子講的不少,但《道德經》中更多的是老子講的人之道。老清想聖人之道就是東方人夢寐以求的天人合一之道吧,可作為一個人,只能是可近不可達。

老清習讀《道德經》與其他道家著作,可不想像聖人那樣,變成不是人,只想讓心靈逍遙些,與道接近些……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