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3年12月17日星期二

不德與不失德【道德經散議】38-1

《道德經》38章的核心就是一個字:“德”。所以被稱之為“德篇”之首。正像老子說的“道”並非“道德”的“道”一樣,這個“德”也非“道德”的“德”。先看看老子所用的“德”字……
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

“上德”與“下德”,這兩個“德”是指什麽?老清在28章散議中曾用“客觀物質存在中合乎道的自然規律的程度”來定義,對於人來講,就是領悟道的自然規律的程度,故有“上下”之別。“領悟”就是內心世界的“得”。

“不德”與“不失德”,這兩個“德”又是指什麽?老清以為,這兩個“德”應該是老子所處年代世間倡導的“品德”,也就是下面將要講的“仁義禮信”標準。

“有德”與“無德”,這兩個“德”又是指什麽?老清以為仍是“得”,不過指的是世間的評價,在這裡是老子給予的評價。

《韓非子·解老》曰:“德者,內也;得者,外也。”按照韓非子的觀點:“德”是身內之物,按老清理解,就是對道的領悟程度這種內心境界;“得”是身外之物,按老清的理解,就是得到的外間評價。

“上德”者不重視世間的那些品德標準,所以可稱之“有德”;“下德”者不忘世間的那些品德標準,所以可稱之“無德”。

德:不論是“品德”之“德”,還是“得失”之“德”,都是屬於意識範疇,是指人的內心世界的東西。
老清的解譯文句畢竟是很自我的理解,但可以領悟到老子之道學是一種對人之道“反叛”的學說,以達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為目的。

在老子的評價中,“有德”是指對道的自然規律有領悟,而“無德”是指對道的自然規律沒有真正領悟。
前者領悟的是“天之道”,故稱之“上”;後者領悟的只是“人之道”,故稱之“下”。

正是這樣的思路,所以老清將“不德”與“不失德”的“德”解讀為“品德”。品德的好壞,是一種世俗的約定俗成,是“人之道”的話題。世人責“不德”贊“不失德”,老子褒“不德”貶“不失德”,正如“聖人不仁”因效法“天地不仁”一般,而世人反責“以百姓為芻狗”的說法。這就是天之道與人之道的不同。

至於老子對“德”的說法,在老子之後,出現兩種解讀路向,正像接下去的文字有兩種版本:“上德無為而無以為”,是代表莊子一脈,強調自我逍遙;“上德無為而無不為”,是代表韓非子一脈,強調以退為進。(韓非子後被歸為法家學說,但對老子學說的解說也有極大的貢獻。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