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3年12月30日星期一

無為與道德規範【道德經散議】38-2

上文,老清將“不德”“不失德”的“德”解讀為所處年代的“道德規範”,用以區別“上德”“下德”的“悟道心得”, 并且認為老子在《德篇》所講之“德”不是講世俗的“道德”,而是講悟道的“心得”。

接下來,老子繼續區別“上德”與“下德”:

上德無為而無以為;下德無為而有以為。

“無為”是老子對“道”的自然規律領悟後提出的“用”,也是領悟“道”的自然規律者在思維與行動過程中的應用。

這句中的“無為”包括了“上德”,也包括了“下德”。也就是說,“上德”與“下德”都是領悟了“道”的自然規律,只不過領悟的程度不同。區別就是與“不德”呼應的“無以為”及與“不失德”呼應的“有以為”。
“以為”在一些流行解譯中,是指行為目的,於是有“行仁不求回報,行義有所企圖”的XX……老清認為,“以為”是“心意”,“有以為”就是“有心之為”,“無以為”就是“無心之為”,可解讀為“刻意”與否。

上德者奉行無為,不刻意顧及那些道德規範,下德者奉行無為,卻要刻意顧及那些道德規範。

前面說過,老子講述的“德”是對當時的“道德規範”做出挑戰,也是在融合“天之道”與“人之道”,捕捉共同具有的道韻。
從個人自我修養來講,習道者是一步步提升自我的悟道境界,“下德”也是習道者的一個悟道階段。在這個階段,顧及“人之道”範疇中的“道德規範”,應該是探尋“人之道”中的道韻,並將之融合到“天之道”之中,逐步提升自己的悟道境界。

不過在歷史長河中,聖人上德,能有幾何?而大多習道者都如老子在15章所描繪的“豫兮猶兮儼兮渙兮……”,也如老子在20章的自我描述。為何?就是習道者不能脫離“群體”,生存就要面對“群體”中存在的那些道德規範。這些道德規範,就是老子年代的“仁義禮”。

有“上德無為而無不為”的版本,老清以為根據老子行文的手法,還是取“無以為”為佳。
上文說過,“無以為”版可代表老子道學發展中的莊子一脈,而“無不為”版則是韓非子一脈。後人認為莊子一脈是老子道學的正統,韓非子一脈後為“法家”,是邪枝。
老清以為,在對“道德規範”的反叛這點上,是共同的,區別在於莊子傾向於自我逍遙,而韓非子立足與治國平天下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