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3年12月3日星期二

自我修養的目標【道德經散議】33

在連續數章談論“無為之治”後,老子的第33章,再次以格言式的字句出現:
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知足者富,強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壽。

四組八句格言,完全是肯定,“智、明、有力、強、富、有志、久、壽”全是讃褒。

如果不是註明是老子的知識產權,單獨引用,真可當作是中國古代的人生雞湯。流行的解老者齊贊湯鮮味美,做學問的古賢前賢也是解譯到個人修養的話題。

老清不敢違眾,但在反覆參悟此章時,總有一個大大的問號:這是老子提倡的“無為”嗎?

“能瞭解、認識別人叫做智慧,能認識、瞭解自己才算聰明。”哈哈,“智慧出,有大偽。”
“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,能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。”哈哈,有“強其骨”之味。“將欲弱之,必固強之。”
“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。堅持力行、努力不懈的人就是有志。”哈哈,“志行,為也。”(墨子語)“為者敗之,執者失之。”
“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,身雖死而“道”仍存的,才算真正的長壽。”哈哈,朝聞夕死,名垂千古才算“壽”。

對流行的解譯哈哈了幾句,那個問號該怎樣解除?能說這一章老子不是講“無為”,而是讃褒“有為”?

老清讀書,一直是來者不拒。走上習道之路後,讀道學經典以外的書,大都是斷其章取其義。但讀道學經典時,一定會以“無為”為綱,參悟道家無為的真諦,步入道家逍遙的心境。

何為道家的“無為”?在此博的胡言亂語,一直是將“無為”看做是“無之為”。“道”是自然規律,最為抽象的普遍性規律就是“無中生有,有壯歸無”,這就是“無”的“作為”。

不錯,老清認同做學問的古賢前賢所講,此章是講個人修養的。老清以為,那些將道家哲理看做是消極悲觀論的說法,其實是遠離“道”。道家自我修養應該是主動積極的“為”。在54章,老子講的自我修養之道可作為證明。
此章是就是老子小結“道法自然”,提出實施“無為之治”,需要的自我修養目標。

“知人與自知”,“勝人與自勝”,“知足與強行”這三組六句,字義簡顯,但要注意的是,每一組都要兩者兼顧,缺一不可。
有人說,“自知自勝”比“知人勝人”更重要,老清覺得,如果過於強調“自知”,反而會出現“自傲或自卑”,過於強調“自勝”,反而會出現自我壓抑。

至於最後一組兩句,“死而不亡者壽”較為難以解譯。
現今流行的解譯是“身死神存”,那“壽”是精神的,如老子已死數千年,但《道德經》的精神仍長存不息。
但以全章講自我修養的目標看,這種解譯有不相容的感覺。為解決這個不相容的問題,老清嘗試過兩種解譯。

解譯一:前句說“不失本分”,那麼“死而不亡”就可意譯為“堅守道,不失道”。

解譯二:將“死”解讀為“失敗”而不是“死亡”。那“死而不亡”就具有“不言敗”的堅持,與“強行”相呼應。如果將“死”解讀為“完結”,就會有“功成身退”的味道了。

【附老清心得筆記】

“知人自知”,要知些什麽?要知“人之道”。
智,是處世之智。明,是自心之明。“知人者”,知外在客觀存在的“人之道”;“自知者”,有自身所處其所的主觀判斷。
領悟到人之道的客觀規律,就可以得到處世之智。判斷明自身能力與所處其所,就可以明於人之道,行於人之道。

沒有留言: